“嘿喲,嘿喲!”

六車糧食,十三個人一推一拉緩慢前行,一車近一千斤。離到希望之城大約還有兩三公裏的距離。

沿途也不是水泥路,全是土公路,是大家好不容易,開辟出來的,下雨天就根本沒法走。

沿途有農田,稻穀已經全都收割了,隻留下一些稻樁在田裏。稻草堆積在田野邊上,晾曬。

幹了以後可以生火做飯,有手藝的可以編織草鞋,或者鋪床,還可以喂牛。

上麵也收購,可以做草紙,日常上廁所必須用品。

現在再也沒有什麼專家提議說燒稻破壞環境了,有得燒就偷著樂吧,還能給田裏增肥。

用處多著呢,老祖宗已經把這些東西利用到了極致,寶貴經驗一代傳一代傳下來的。

據說三個區域,華人區域,是最先安定下來的。而歐美區現在還在內亂,主要是猶太人和其他種族的衝突。至於混合區,裏麵更不安定,各個大小勢力在裏麵,爭奪物資。

現在陸地上已經沒有了猛獸,除了帶上方舟的幾種家禽和寵物,和一些有藥用價值的動物,被海水衝刷了一遍的陸地,幹淨得不得了。

經過十年生長,新生的樹木,現在都不高,雜草等低矮植物,反而生長得特別茂盛。

這上坡路,終於過去了,十三人席地而坐,敞開衣扣,歇息起來。

雷宇航努力調整著呼吸,恢複消耗的體力,這身體,實在太弱了。十來年吃得都不好,現在瘦的跟麻杆似的,三十多歲頭發就白了一半,看起來四五十歲了似的。

一會兒,氣息平息後,調整成嬰兒先天呼吸法,絲絲涼意滋潤起身體。

如久旱逢甘霖,身體一陣清爽。

“聽說這次上交公糧以後,每戶可以換幾隻雞散養,是不是真的?”

“我也聽說了,老吳,你有消息沒有?”

“是有這回事,到時候大家可以用工分換。聽說現在上麵打算放開一些限製,可以施行一下小農經濟。”吳誌敏點頭道。

“那真是太好了,每天可以實現雞蛋自由了。”

“老吳,我們還有多少工分?”

吳誌敏拿出個小本本,翻開後道:“我們生產隊現在結餘總共還有二萬出頭的工分,李哥你還有1121的工分,小周你有910的工分……雷渺還有1315的工分。”

聽到自己的工分,雷宇航腦海中也冒出了現在工分計算方法。

每次出工,1小時1工分。工分製度算是貢獻製積分,物資購買除了糧票,還要相應的積分。

比如現在交糧,會有一半糧票一半工分給生產隊。但如果拿糧票換成米,一百斤糧票,不用工分,就隻能兌換三十斤大米。如果加上工分,就可以兌換60斤,其中扣40工分。

一百斤的出米率是70斤左右,有工分,基本等於無損耗兌換,隻出了點加工費。

所有物資兌換,現在都是這個規則。工分可以兌換各種票據,如布票魚票等。

當然,個人是沒有資格去兌換的,現在是大集體。像生活物資,都是生產隊長統一去兌換。

當年百廢待興,大家組成生產隊,選一塊地方,自己開墾生產,隻需要向上麵報備,然後發放種子和生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