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七十年代被氣暈的寡母5(1 / 2)

第二日一早,林玖便被一陣豬叫聲吵醒。

等林玖收拾好自己出門,便見老大和老二還有老四合力將一頭大肥豬拉出豬圈,而院裏的鵝也被這動靜驚得直叫喚。

楊愛萍見林玖起床了,便將飯菜給她端來,一碗紅薯稀飯,一小碗火蔥拌的酸鹹菜。

吃過飯,楊愛萍將碗洗了,林玖這才讓楊愛萍將昨日扯的三黃篾拿出來,她教她起頭。

“先起頭,黃篾是三匹篾子一個人字路,壓一挑一,這尾巴角起十一個人字路了就起巧篾和花,黃篾席子起一個巧篾和花就行了,完了起兩個人字路就壓河,上河和下河都是七皮。”

楊愛萍雖然以前沒有怎麼幹過活,但是手腳還是很麻利,林玖就給她示範了兩次就學會了。因為告訴她這席子賣了的錢是她自己的,所以楊愛萍一上午就在家裏老老實實的打席子。

“你這速度還行,一天能打一條黃篾席子,供銷社三天收一次竹席,三天就是三條。一條三黃篾席子五毛錢,三天就是一塊五,一個月就是十五塊,不過你的篾子是你二哥二嫂辦的,你以後要想掙得多,就得學會自己辦篾子。”

林玖在這裏給楊愛萍畫大餅,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這個年代工人不是誰都能當上的,在農村要想有點錢,就隻有搞副業。不管在什麼時代,有手藝的人總比沒有手藝的人過得要好一些。

“媽,那青篾席子多少錢一條?”

“這要看什麼青篾席子,前兩年有人要過了勻刀和扭邊的,那個費活路,一條三十塊,細篾的十塊,二粗的八塊,粗的五塊,你現在打的這個就是粗的,不然你能打這麼快。”

在林玖的記憶裏,原主也隻接了三條這樣定做的席子,那是縣裏和區上的人嫁女兒,經熟人專門介紹的,當時原主的丈夫去世,家裏幾張嘴巴要吃飯,原主才接了這活。

“媽,這二粗的比粗的高三塊錢,為什麼不打二粗的呢?”楊愛萍不明白。

“一禾篾子打一條青篾,一條二黃篾,兩條三黃篾,青篾席子粗的你二嫂兩天打五條,二粗兩天打三條席子還要發忙才行,二黃篾粗細都是一塊錢一條,你說打那個劃算。”

林玖見楊愛萍不再說話,便拿了一本紅寶書坐在涼椅上看書。七十年代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林玖又不想幹活,於是也就隻有看書了。

“婆婆,知青點的宋嬢嬢問我嬢嬢在不在,她找嬢嬢有點事。”楊蕊帶著弟弟楊超從外麵跑來。

“跑慢點,別摔了,你嬢嬢在屋裏打席子,你去喊那個宋嬢嬢過來耍就是。”

小丫頭口中的宋嬢嬢名叫宋琳,是下鄉的老知青了。

下鄉的知青裏有偷奸耍滑的,也有那吃苦耐勞的,而宋琳就是那能吃苦耐勞的人。

“哦,那我去喊宋嬢嬢進來耍。”小丫頭又蹬蹬的跑了出去。

不一會兒,小丫頭便領著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女孩進來,女孩剪著齊耳的短發,眼睛清正有神,進了院子也不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