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七十年代被氣暈的寡母19(1 / 2)

兩年之後,有投資商欲在東風鎮投資建廠,林玖所在村裏的土地被征收,而政府也對林玖他們做出補償。

林玖拿著補償款,讓楊愛國他們去看縣城和南市有沒有房子賣,她準備用這些補償款買房。

這個年代的房子不值錢,一萬塊基本上能買兩套房子。林玖根據未來的發展趨勢,在市裏買了一套,縣城買了一套房子,都是那種大平房。

林玖在買房時就說了,這房子一套是她自己的,一套是給老四楊紅軍買的。讓他們幾個不要惦記。

林玖在買房時還時不時的在幾個人麵前念叨,這人最好還是得有自己的房子。別看現在房子便宜,誰知道以後你們的後代會不會變成房奴。

為了不讓子孫後代變成房奴,兄弟幾個也跟著在縣城買了一套平房。

黃幺妹見林玖拿著征地款買了房,也跟著在縣城買了一套。

因為買房的人多,這房子又是政府的,政府還給林玖他們優惠價,看著房價這麼便宜,林玖差點沒有忍住再買一套。

村裏的人知道林玖將征地款拿去買房子之後都笑林玖傻,明明在村子裏有房子,還買什麼房子,要知道這次政府補償款可有好幾萬,這往銀行裏一存,每年的利息都有幾千呢。

八十年代為了鼓勵農民存款,利息可以說是最高的,許多家庭的存款至少都是五年起步。八十年代,哪怕是家裏有一百塊錢,都是存了定期的。

“桂桂,之前買的國債明天就到期了吧!你明天陪我去一趟農業合作社。”

“好的,媽。”

農業合作社也就是後來的農業銀行,華夏在成立之初每隔一段時間都發行一次國債,而八十年代的時候則是國債利率最高的十年,林玖仗著記憶,便每年都會用一部分收入買國債,而明日剛好有一部分國債到期了,林玖便打算將到期的國債兌換之後再買新的。

在林玖的記憶之中,88年到92年國債的利率平均在百分之十七。過了92年之後,這利率才慢慢的降下來,反正這幾年的紅利林玖可是吃定了。

第二天,林玖讓張英帶上戶口本私章早早的來到農業合作社。

“林大媽,今天這麼早就來了。”林玖長期買國債,農業合作社的工作人員都認識她了。

“我這不是買的國債到期了,我過來兌換來了。”

林玖一邊說,一邊將國債券交給工作人員。

“我看看,還真是到期了,87年的利率是百分之十六,一萬的利息就是一千六百。大媽今年還繼續買嗎?”

“買,照樣是買一萬的,時間一年,另外的一千六百塊錢給我存到這個活期存折裏。”

國債不到時間不能取出,所以林玖還單獨辦了一個活期存折,可以隨用隨取。

這個工作人員經常跟林玖打交道,於是很快就辦好了。

張英兩年前也跟著林玖買了國債,不過她自己的存款和楊建國的轉業費總共也才七千多一點,因此張英當初隻買了五千的國債。如今加上利息,也有五千八百塊,張英這次幹脆連這兩年的收入一起湊了一萬元,也學林玖買了一萬的國債。

辦理好這些之後,兩人走出了農業合作社。

…………

“奶奶。”婆媳倆剛回到家裏,院子裏就跑出一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