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堂課 細節——別在陰溝裏翻了船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張瑞敏
認真觀察我們會發現,那些成功者及偉人都是注意細節的人。注意細節,方可成就大事。任何不屑處理小事之人,在大事麵前必然會表現得方寸大亂。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成功者都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正是那些不起眼的一點一滴讓成功之花悄然綻放。
任何人都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就是:最偉大的事物往往是由點點滴滴彙集而成的。生活往往是由無數瑣碎的事情、無足輕重的事件以及過後所留下一絲痕跡的細微經驗漸漸彙集成的,也正是它們才構成了生命的全部內涵。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其中都蘊藏著巨大的價值,而天才與凡人的最大區別往往體現在如何處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明朝萬曆年間,北方的女真族為患。皇帝為了抗禦強敵,一心整修萬裏長城。當時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因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關”的題詞中的“一”字已經脫落多時。萬曆皇帝募集各地書法名家,希望恢複山海關的本來麵貌。各地名士聞訊,紛紛上前揮墨,但是沒有一個人的字能夠表達出天下第一關的原味。皇帝於是再次下詔,隻要能夠中選的,就能夠獲得重賞。經過層層的篩選,最後選中的,竟是山海關旁一家客棧的店小二,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在題字當天,會場被擠得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備妥了筆墨紙硯,等候店小二前來揮毫。隻見店小二抬頭看著山海關的牌樓,舍棄狼毫大筆不用,拿起一塊抹布往硯台裏一蘸,大喝一聲:“一!”幹淨利落,立刻出現絕妙的“一”字。旁觀者莫不給予驚歎的掌聲。有人好奇地問他:為何能夠如此嫻熟。他被問之後,久久無法回答。後來勉強答道:“其實,我想不出有什麼秘訣,我隻是在這裏當了30多年的店小二,每當我在擦桌子時,我就望著牌樓上的‘一’字,一揮一擦,就這樣而已。”
原來這位店小二,他的工作地點正好麵對山海關的城門,每當他彎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汙之際,剛好這個視角正對準“天下第一關”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數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這就是他能夠把這個“一”字臨摹到爐火純青、惟妙惟肖的原因。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將治理國家比作烹調小魚一樣,隻有將調料放得適中、文火烹煮、不著急、不躁動,這樣煮出的東西,才色鮮味美;如火候不對、調料不對、內心煩躁、下鍋後急於翻動,最後煮出的東西就會“一團糟”,色、香、味就更談不上了。可見,細微之處方見真功夫,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