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堂課 挫折——人生最大的金礦是苦難 每一種創傷,其實都是一種力量
偉大的心胸,應該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魯迅
人生一世,誰也不可避免地遭遇這樣和那樣的困難,遭受這樣和那樣的不幸。關鍵是我們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麵對這些困難和不幸,當不幸降臨時,我們不能一走了之,而應該迎難而上,最終戰勝逆境,成就自己。
海水有潮漲潮落,人生也有高低起伏,我們總是幻想自己的人生能夠一直處在高峰,但是卻不能如願以償,即使是我們想始終擁有平凡的生活也未必能夠如願,也許不知道在哪一天,我們就會跌入人生的低穀。比如,當我們正過著朝九晚五的正常生活的時候,突然查出自己患病;當我們正處在事業輝煌期的時候,一場金融危機讓我們的事業化為烏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生活必然會一片狼藉。
我們不願意這樣,但是生活就是這般無奈,有時讓我們痛苦不堪。然而,痛苦歸痛苦,我們不能因此而自暴自棄,畢竟生活還要繼續。隻要我們能夠挺起胸膛,我們一定還可以從生命的低穀慢慢地爬上山峰。而且有的時候,突然的逆境也並非是絕對的壞事,它能夠讓我們警醒,使因生活太好而慢慢慵懶的心重新振作起來。法國有機化學家維克多·格林尼亞,就是一個通過逆境成長起來的成功者。
1871年5月6日,法國美麗的海澱小城瑟堡市,一家很有名望的造船廠業主的家裏,一個名叫維克多·格林尼亞的小男孩出世了。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更何況家裏經濟條件又這麼好。於是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一切都聽命於孩子。
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早早就送他去上學,希望他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的人,而且還請了家庭教師輔導。無奈格林尼亞已經養成了嬌生慣養、遊手好閑的壞習慣。小學、中學從來就不知道好好學習,當然也沒有學到什麼知識。更糟糕的是父母管不了,別人也不敢管。又有誰願意得罪這位財大氣粗的老板呢。
1892年秋,維克多·格林尼亞已經21歲了,他仍然是整天無所事事,尋歡作樂。一天,瑟堡市的上流社會舉行舞會,無事可做的格林尼亞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在舞場上,他發現坐在對麵的一位姑娘美麗而端莊,氣質非凡,在瑟堡市是很少見到的。格林尼亞很瀟灑地走到這位姑娘的麵前,微施一躬,習慣地將手一揮,說道:“請您跳舞。”
姑娘端坐不動,似乎頗有心事。格林尼亞進身細語道:“小姐,請您賞光。”姑娘微微轉動了一下眼珠,流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態,用手指著格林尼亞說:“請快點走開,離我遠一點,我最討厭像你這樣不學無術的花花公子擋住我的視線!”
這當頭一棒打得格林尼亞有點不知東南西北了。他氣、惱、羞、怒、恨,五味俱全,一時竟站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
知恥近乎勇。格林尼亞離家出走來到裏昂,他深知得到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眼前隻有一條路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發奮、發奮、再發奮。當時學校有機化學權威巴比爾看中了他的刻苦精神和才能,於是,格林尼亞在巴比爾教授的指導下,學習和從事研究工作。
1912年瑞典皇家科學院鑒於格林尼亞發明了格氏試劑,對當時有機化學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決定授予他諾貝爾化學獎。
一個人犯錯誤並不可怕,怕的是沒有自尊,不知羞恥。美女罵倒了一個紈絝子弟,罵出了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決定一個人生活最關鍵的要素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自己的選擇。隻要我們能夠敢於向命運抗爭,那麼就一定能夠擺脫缺陷帶來的困擾,和其他人一樣擁有同樣精彩的人生。音樂家貝多芬耳聾,有著生理上的缺陷,但是他卻沒有向命運屈服,緊緊地扼住命運咽喉的時候,就戰勝了上帝。
上帝總是很吝嗇的,他從來都不會把所有的好處都送給一個人,無論你多麼聰明、智慧,上帝總是會給你製造一些麻煩。隻要我們不以缺陷為意,缺陷就不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影響。
世界著名科學家霍金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曾經這樣說:“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著的親人與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人,隻要是上帝沒有完全剝奪你所有的能力,那麼你就依然有能力掌握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的生活過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