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堂課 對局——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狹路相逢勇者勝(1 / 2)

第10堂課 對局——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狹路相逢勇者勝

“有的人可能一帆風順,有的人可能要遇到挫折。人生伴隨著歡樂,也伴隨著悲苦。憂患是與生俱來的。順境是我們的願望,而逆境則可能是生活中應有之理,應有之義。不然的話,我們又何必講‘迎接挑戰’或‘參與競爭’之類的話?”

——謝冕

如果說誌氣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的動力,那麼銳氣就是加油站。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也沒有誰輕而易舉就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失敗是成功之母”。在棋壇是無數的失敗才造就出超一流全國冠軍、世界冠軍的,經不起失敗的棋手是沒有出息的棋手。年輕棋手血氣方剛,易生銳氣,而對於經曆了無數次失敗磨煉的中年棋手、老棋手來說,銳氣就顯得十分可貴了。日本的橋本宇太郎、阪田榮男、藤澤秀行和韓國的曹薰鉉等,被人們尊為棋壇的“常青樹”,就因為他們經曆了無數次勝利和失敗,到了功成名就的年齡仍保持像年輕人一樣的銳氣。可惜的是,這樣的“常青樹”好像與中國棋壇無緣。中國的俞斌如今已年近40歲,過去他獲得過很多次國內賽的亞軍,也終於突破自我,奪得過亞洲杯和LG杯冠軍,隻要他後麵的人生保持住銳氣和狀態,他就是中國棋壇的第一棵“常青樹”。

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孟子也說:“夫誌,氣主帥也。”誌與氣是人們精神麵貌的兩個方麵,人須有誌才會有氣。自以為老了的棋手表麵看來他們喪失的是氣(銳氣),而實際上他們喪失的是誌,是一個人最本質的精神。誌氣一失,這個人和他的棋哪裏還會有活力呢!

ELO等級分製度經過多年的滾動,已經漸趨合理,“老”棋手當初的老本已經吃完了。可惜的是,年輕人的追趕並沒有激發“老”棋手的活力,倒是讓不少人增添了“夕陽西下”的慨歎。前一輩棋手的過早衰退,雖然為後一輩棋手讓開了晉升之路,但也使後一輩少了磨煉的機會,致使他們的進步變成一種虛假繁榮。馬曉春之後常昊和古力基本占據著等級分第一的位置,但他們在國際賽上老是突破不了,這固然與李昌鎬的橫刀立馬有關,但同時也必須看到,這與常昊、古力在國內沒有受到嚴酷磨礪有著直接關係。而韓國的情形卻不同。曹薰鉉既是李昌鎬的老師,也是他比賽中的對手。可以這麼說,李昌鎬如果沒有曹薰鉉的磨礪,他成不了今天的“世界第一人”,而韓國的其他青年棋手如果沒有李昌鎬的磨礪也沒有他們現在的成績。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勝舊人”,那也得有“前浪”洶湧, “後浪”才好去推;世上有“舊人”在前領路,“新人”才好去勝。若是前麵風平浪靜,後麵的浪是起不來的;若是“舊人”早早退去曆史舞台,“新人”羽翼尚且難豐,不要說勝“舊人”,恐怕連“舊人”都會不如的。

有道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圍棋比賽“勇”就屬於“氣”中的銳氣。“氣”多者勝,“氣”盛者勝。麵對困難是一種勇氣,麵對權勢是一種勇氣,麵對金錢是一種勇氣……勇氣就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那麼我們的勇氣又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是心態,隻要你以正常心態、平常心態去麵對一切,你就什麼都不怕了。

吳士宏曾是IBM華南分公司的總經理,她原先隻是一個護士,那她又是怎樣進IBM公司的呢?

在多年以前,吳士宏決定要到IBM去應聘。當時,IBM的招聘地點在長城飯店,這是一個五星級的飯店。試想,當年的吳士宏,作為一個護士,來到長城飯店門口,心情會怎樣?

當時,在長城飯店門口,她足足徘徊了五分鍾,看著那些各種膚色的人如何從容地邁上台階,如何一點也不生疏地走進門去,就這樣簡簡單單地進入另一個世界。她之所以徘徊了五分鍾不敢進去,就是因為她的內心深處無法丈量自己與這道門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