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堂課 命運——這輩子隻能這樣活嗎 找準位置,做對事(1 / 2)

第13堂課 命運——這輩子隻能這樣活嗎 找準位置,做對事

我最適宜的工作就是教書,別的事情不會做。在任何國家教書都是很苦的,我從不考慮這個問題。

——陳岱孫

多年前,一對德國夫婦為他們正在上中學的兒子選擇了文學這條路,一學期結束,老師在男孩的評語中下了如此結論:該生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善的品德,也絕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所成就。於是男孩改學油畫,但他既不關心構圖又不喜歡調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很差。後來,他的化學老師發現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改學化學。這一次,他的智慧火花被點燃了,其化學成績在同學中遙遙領先,以致後來他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他的名字叫奧托·瓦拉赫。

幾十年後,還是在德國,一個男孩迷上了小提琴,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練習,父母把他帶到了一位音樂教授麵前,當男孩在教授麵前勉強奏完一曲後,教授直截了當地告訴他,“這輩子別指望靠拉小提琴出人頭地了。”男孩非常難過,小提琴練習告一段落。據說,直到老年,他仍然隻能勉強奏完那支唯一的曲子。但從一定程度來說,他的名字也是唯一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先學鋼琴後學哲學的馬克思、先學鋼琴後學政治的賴斯,先學文學後學生物學的達爾文等。他們的成功路,都在說明了成功的訣竅就是站在你應該站的位置,去經營自己的長處。條條大路通羅馬,此路不通,我們要及時繞行,絕不能在死胡同裏浪費時間。

著名漫畫家朱德庸說過:“我相信,人和動物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比如老虎有鋒利的牙齒,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彈跳能力,所以它們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人也是一樣的,不過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把自己的天賦忘了,就像有的人被迫當了醫生,他可能是怕血的,那他不會快樂,更不會成功。人們都希望成為‘老虎’,但很多人隻能成為‘兔子’,久而久之就成了‘四不像’。我們為什麼放著很優秀的兔子不當,非得要當很爛的老虎呢?社會就是這樣奇怪,本來兔子有兔子的本能,獅子有獅子的本能,但是社會強迫所有的人都去做‘獅子’,結果出來一大批爛‘獅子’。我還好,天賦或者說本能沒有被掐死。”

朱德庸這麼說,其實是有感而發。按照一般人的思維,20多歲就紅透寶島的朱德庸,上學時成績肯定很好,但他實際上是一個典型的差生,甚至差到了像個皮球似的被學校踢來踢去,到最後連最差的學校都不願意接收。

回想起那段日子,朱德庸說:“我的求學過程非常悲慘!學習障礙、自閉、自卑,隻有畫畫使我快樂。外麵的世界我沒法待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回到自己的世界,因為這個世界裏有我的快樂。在學校裏受了老師的打擊,我敢怒不敢言,但一回到家我就拿起筆醜化他,然後心情就會變好……開始我也像老師一樣認為自己很笨,後來才明白自己不是笨,是有學習障礙。我發現自己天生對文字反應遲鈍,接受起來非常困難,但對圖形很敏感……幸運的是,我的父母從來不給我施加壓力,一直讓我自由發展。見我喜歡畫畫,爸爸經常裁好白紙,整整齊齊訂起來,給我做畫本。如果我的父母也像學校老師一樣逼我學習,那我肯定要死。每個人都有天賦,但有些人的天賦被他們的家長和社會環境遮蓋了,進而就喪失了。我很感謝我的父親,在我把全部精力投入繪畫時,父親非但沒有阻止,反而大力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