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堂課 寬容——虛懷若穀,有容乃大 得饒人處且饒人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會斤斤計較。
——周國平
在人生旅途中,相信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令自己傷心,痛苦,憤怒的事情。它們大多是來自親人,朋友,愛人,同事帶給自己有意無意,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傷害。這些經曆都會讓我們心生怨恨,委屈不甘。甚至陷入深深的怨恨之中不能自拔。那是一種有苦說不出的痛,是久久不能釋懷的掙紮。陷在其中的人是一種無語言狀的悲哀,更是一種欲說還休的無奈。是一種蒼涼,一種哀痛,一種心淡到心死的過程。走不出怨恨的心作繭自縛,傷痛的心似千斤重,看不到明媚的陽光,找不到快樂的天地。
原諒,就是一種包容,一份愛心,一種慈悲更是一種解脫。拋開心中怨恨、不滿和不甘,不要讓這些令人窒息的情緒壓迫你沉重的心靈;它們會像滿天的烏雲遮住了的陽光,使你的雙眼看不到光明,感受不到人間的歡樂,你若是長久地任其在心中蔓延生長,它就會像花園裏的雜草,四處叢生,無法控製;原諒那些令你生氣的人,讓所有蒙蔽在心靈的烏雲隱退,沉重如鉛的怨恨將放下,讓一切的不甘煙消雲散,心情自由快樂的飛翔。
生命是短暫的,匆匆數十年;生命是脆弱的,許多人和事我們都無法一一把握。過去了的光陰似箭,未來的歲月不可預知。在有限的時間裏,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去追求;有太多的文字等著我們一一去領悟,太多的自然美景等著我們去探索;更有許許多多的美食等著我們去品嚐;與其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記恨上,不如用來好好地享受生命,享受快樂,享受愛與被愛。
一位高僧受邀參加素宴,席間發現在滿桌精致的素食中,有一盤菜裏竟然有一塊豬肉,高僧的隨從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來,打算讓主人看到,沒想到高僧卻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蓋起來。一會兒,徒弟又把豬肉翻出來,高僧再度把肉遮蓋起來,並在徒弟的耳畔輕聲說:“如果你再把肉翻出來,我就把它吃掉!”徒弟聽到後才再也不敢把肉翻出來。
宴後高僧辭別了主人。歸途中,徒弟不解地問:“師傅,剛才那廚子明明知道我們不吃葷的,為什麼把豬肉放到素菜中?徒弟隻是要讓主人知道,處罰處罰他。”
高僧說:“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如果讓主人看到了菜中的豬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當眾處罰廚師,甚至會把廚師辭退,這都不是我願意看見的,所以我寧願把肉吃下去。”
為人處世固然要“得理”,但絕對不可以“不饒人”。留一點餘地給得罪你的人,不但不會吃虧,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感動。每個人的價值觀、生活背景都不同,因此生活中出現分歧在所難免。大部分人一旦身陷鬥爭的旋渦,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來。一方麵為了麵子;另一方麵為了利益,因此一得了“理”便不饒人,非逼得對方鳴金收兵或投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