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堂課 幸福——你幸福了嗎 正確認識自身的弱點(1 / 2)

第24堂課 幸福——你幸福了嗎 正確認識自身的弱點

若真要評判一個人的成績,那麼應該看他們今天比昨天長進了多少,從前的缺點補正了沒有,從前未發展的能力和興趣現在發展了沒有。總而言之現在比從前是否進步。這才是評判人有沒有成績的真問題。

——胡適

在人的生命中都存在著六種恐懼:害怕貧窮、害怕批評、害怕不健康、害怕失去某人的愛、害怕年老和害怕死亡。正是這種生存的本能使人的智慧受到一定的限製,形成了人自身的弱點。隻有認識到這種弱點,並且戰勝種種弱點,人才能夠走向成功。

這種恐懼麻痹了一個人的推理能力和想像力,使人不能自立自足,瓦解了活力,扼殺了動機,導致了漫無目標;它鼓勵人再三拖延;令人不能自製;它使得人性格無趣,甚至摧毀人精確思考的能力,分散心力;它打敗恒心毅力,化意誌力為一無所有;它扼殺情愛,刺傷心靈上細膩的情感……

自我認識可以揭示一個所不承認的弱點。這種檢查方式,對所有渴望不要平庸潦倒、終其一生的人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記住,你在逐一檢閱自己的時候,你既是原告,也是被告;你要公正地麵對事實:問問自己確切的問題,並要求自己直接作答。驗審終結,你會多了解自己一點。如果你不覺得自己能大公無私地做個法官,為自己檢驗,可以要求某位識你甚深,足以在你反複詢問自己的時候,扮演法官的人來幫助你。你正在追尋真相,即使事實真相會令你一時尷尬不已,都要不惜代價,得到事實的真相。

如果被問及最怕什麼,大部分人都會說:“我什麼都不怕。”這個答案是不正確的,因為很少人了解到,自己被某種形式所捆綁束縛。恐懼之情太細微深入,所以每個人終其一生都背著恐懼,而未曾體察它的存在。隻有勇於分析,才能讓它無所遁形。開始分析的時候,務必深入探索自己的性格。

沒有任何事物能像貧窮這樣,讓人曆受折磨,飽受委曲。隻有體驗過貧窮的人,才能完全領會到個中辛酸。

如檢視自己是否害怕貧窮,可由如下幾點去判斷。

★ 冷漠。通常表現是缺乏雄心壯誌,願意忍受貧窮,毫無異議地接受人生提出的酬勞,身心懶惰,缺乏動機,沒有想像力,缺乏自製。

★ 遲疑不決。習慣於任由別人為自己拿主意。牆頭草,兩麵倒。

★ 懷疑。一般表現在外的是存心粉飾太平的借口托詞,有時會表現出嫉妒成功者的態度,或者非難苛責成功的人。

★ 憂慮。往往表現成挑剔他人的不是,有入不敷出的傾向,經常忽視自己的外觀,皺眉蹙額;沒有節製地飲酒,有時是吸煙無度;緊張,缺乏自覺,而且不能平衡。

★ 過度小心。不分大小事,一律隻習慣看黑暗麵,隻考慮可能失敗的情況,並加以談論,而不集中心力專注在成功的辦法上。知道通往災厄的所有途徑,但是從不力圖製訂回避失敗的計劃。等著“黃道吉日,良辰吉時”擇期開張,才要將計劃、想法付諸行動,結果等候成習,永無止境。隻牢記失敗,卻不記得成功。隻看到甜甜圈中心的空洞,卻無視甜甜圈。悲觀消極,導致消化不良、排泄不佳、呼吸不調、性情惡劣、毒害自身。

★ 托延。昨天早該完成的事,還要留到明天再做的習慣。花太多時間編借口理由,這些時間已經夠完成工作了。這一切和過度小心息息相關,和憂慮懷疑也互通聲息。可以避免責任的時候,就拒絕接受責任。可以妥協的時候,就不會堅持到底。碰到困難就退讓,不肯駕馭困難,以之為進步的踏腳石。和人生斤斤計較,而不去謀求富裕豐盈,也不懂知足常樂;計劃著失敗的退路,而沒有破斧沉舟、誓死不回頭的決心。自信貧弱,而且往往完全沒有自信;目標不清,通常根本沒有目標;自製不足,通常是全無自製力或野心抱負微弱,通常是沒有雄心與壯誌;動機不足,而且往往完全沒有動機;缺乏明智節儉的理性能力,而且一般情況下,根本沒有能力節儉;期待貧窮,而非要求財富;與接受貧窮者為伍,而不結交尋求財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