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百曉心領神會,慢慢坐下,兩人又陷入沉默。每次單獨相處的時候都是這樣的靜默。彼此想著各自的心思,不打擾不交流,就是靜靜的待著。像兩天平行線,彼此相望,沒有交點。
趙賢也想和她說說話,暢聊一下彼此的打算。但每每話到嘴邊,有生生的咽了回去。隻有這靜靜的待著,仿佛更適合他們二人。
“王爺有何打算,”蘇百曉最先開口。
“你是說回到昌和城接著調查匪患一事,還是說將來有何打算?”趙賢回眸看向她。
“無論是什麼,王爺是不是都已做了萬全的準備?”
趙賢看向她,若有所思,“昌和城調查,我已命人暗中調查,相信不久,就會有結果。”他語氣堅定,“至於將來打算……”
“至於將來的打算,我並沒有想過多。惟有做好萬全的準備,等待合適的時機……”趙賢沒有隱瞞,如實相告。
蘇百曉以為他不會把自己的打算告知與她,卻沒有料到他會如實稟告。但從他的語氣可以感覺到,沒有萬全的把握卻做了充足的準備。
“等待時機,那什麼時候才是合適的時機呢?”她試探的語氣,探查他的反應。
趙賢看向蘇百曉,沒有回答她。對呀!什麼時候才算合適的時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靜觀其變!”簡單幾個字,帶有一些無奈的悲涼,“我不想讓旁人說我謀朝篡位!”
蘇百曉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說的合適的時機。
趙賢人稱“小趙王”,是先帝最小的兒子。當年皇帝登基時他隻不過十幾歲,手無大權,幼小母弱,早早退出了皇位的爭奪。
而如今當今聖上雖是中年,但身體堪憂,以不能臨朝聽政所有事物全交與太子主持。正因如此,父親為了進入朝野,才將她們姐妹二人作為籌碼,獲取太子信任的墊腳石。好在她幸運,嫁給了趙賢。
他遲遲不動手,原來是怕名不正言不順,背負亂臣賊子的罪名。但如果皇帝病逝,雖有立下太子,但若沒有皇帝的親筆遺照。那麼作為王爺,他也是有皇位繼承的權利。
所以趙賢是在等待這樣的一個時機,“那如果這個機會遲遲不來,那你又作何打算?”蘇百曉壯起膽子,思良許久,還是說出了口。
“遲遲不到,那也就隻有拚命一搏,”說完趙賢的陰鬱的眼眸劃過一抹狠厲。“左右都是一搏,何不拚一個更好的前程。”
蘇百曉明白生在帝王家的不易,但是換一個安穩的生活豈不是更好?她不是沒有奮進心,而是疲於勾心鬥角。
趙賢仿佛洞穿她的內心,“你在蘇家吃喝不愁,卻依然左右不了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的安排下做了我的王妃,”嘴角微微揚起,邪魅的看像她。
她猛然驚醒,其實趙賢與她都是一樣的,雖然地處高位卻有平常百姓的無可奈何。不能自由的掌握自己的人生,在旁人的幹擾下走上一條不得已而為之的路。路途艱險,布滿荊棘需要克服重重困難,艱難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