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望著郭嘉開懷大笑。
張飛撓撓頭,嘀咕道:
“哥哥真是奇怪,那曹操要劫持皇帝老兒,他還這麼開心。”
公孫續聞言笑意不止。這張翼德,真是憨厚的可愛。
回來的路上不用假扮客商,又沒了朱雀酒這些累贅,眾人日夜兼程。抵達北平時,果然見公孫瓚案上一篇矯詔。
公孫瓚將矯詔交給公孫續,隻見矯詔上寫著:“
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公孫續又將榜文交給郭嘉等人傳看。幾人看完後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公孫瓚開口道:
“我兒此去潁川,作出一首短歌行和滿江紅,已然名滿天下。不愧是我公孫瓚之子。”
公孫續沒有理會公孫瓚的誇讚,反而問道:
“父親,不知這矯詔已有幾人響應?”
“已有十六路諸侯響應,那袁紹在渤海,離曹操最近,其手下三萬人馬已經到達陳留曹操處。餘下十五路也已發兵,想來應該也快到了。”
荀彧上前問道:“不知是哪十五路諸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外加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還有曹操本人,已經有十七鎮諸侯。而且因為我兒囑托,為父其實也已經響應矯詔,隻是尚未發兵。因此,其實共有十八路兵馬。”
公孫續正要說話,卻聽門外有人喊道:
“將軍,子龍已點起五千軍馬,聽候將軍吩咐。”
來人正是一襲白衣的趙子龍,此時正年輕,白衣襯托之下,讓人感覺英姿颯爽。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字,帥。
早在之前征討烏恒之時,公孫續兄弟三人已經和趙子龍有了交情,四人惺惺相惜,隻是因為各司其職還沒有深交。
公孫瓚還沒說話,公孫續便拉住趙雲的手,將他領到屋內。
“子龍,好些時日未見,你倒是更加英姿勃發了。”
“公子實在客氣,子龍也想念得緊,奈何職務纏身,不得相見。”
公孫瓚大笑,“子龍啊,不若我也收你為義子,你以後便跟著續兒三兄弟吧!”
趙雲還未開口說話,張飛便笑嘻嘻地說道:“這感情好啊,子龍兄弟,以後咱們可就是自家兄弟了!你今天可少不得要請俺老張喝酒!”
關羽一開心就手撫長髯,此時也不例外。
趙雲急忙跪倒在地,“敢蒙將軍不棄,子龍自當盡心侍奉!”
公孫續替公孫瓚扶起趙雲,笑罵道:“還叫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