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答應邀請鄭玄、荀爽等名士大儒,助叔父劉洪完善《乾象曆》,自是讓劉洪開懷不已。
畢竟有了一眾名士大儒相助,《乾象曆》才能更快的問世。
而有了更加精確的二十四節氣時間點,才能讓百姓的收成更多一些,也更有利於大漢的安穩。
談完此事之後,劉表、劉洪又談論一番荊南三郡平叛之事,隨後劉表才向劉洪拱手拜道。
“不知元卓叔父可知朝堂局勢,以及涼州、並州、幽州之事?”
“哦,景升這段時日,一直都沒收到過君郎兄長的書信麼?”
自己都收到了劉焉的書信,劉表沒理由沒收到呀,劉洪微微詫異之後,隨即卻是想明白了其中緣由。
“定然是君郎兄長擔心朝堂以及北方平叛之事,擾亂了你的心智,有礙於荊南三郡的平叛之事,這才沒有將朝堂及北方平叛之事告知於你!”
劉洪歎息一聲,隨後才愁眉不展的講述起朝堂之事,以及涼州、並州、幽州的叛亂情況。
“去年十月,你等南下平定荊南三郡叛亂之後,朝堂便再次陷入了爭權奪利中。”
“十一月初的大朝議,太尉崔烈因為天下叛亂,久久未被平定而被免職,隨後便是大司農曹嵩獻一億錢,得以升任三公之首的太尉之職。”
“而後城門校尉趙岐,卻是被大將軍何進舉薦為敦煌太守,城門校尉一職也就此落入外戚以及朝臣之手。”
聽得劉洪之言,劉表的眉頭不禁一皺再皺。
朝堂三公確實會因為天災人禍而被免職,可太尉崔烈被免職之後,不管是看資曆還是平衡朝堂局勢考慮,都該輪到資曆最老的太常劉焉接任三公太尉才是啊。
怎麼大司農曹嵩反倒是火急火燎的獻上錢財,接任三公之首的太尉了呢?
此外為了平衡京師洛陽中兵力分配,閹宦一黨掌衛尉四千禁軍守衛宮城,宗親一係與張溫一係掌城門校尉守衛外城,外戚、朝臣則掌握著左右羽林衛、虎賁營以及執金吾。
現今張溫的部屬趙岐,怎麼會接受何進的舉薦,拋下城門校尉這等重職,反而到動亂的涼州去接任敦煌太守呢?
心中疑惑重重的劉表,自是開口問詢道。
“太尉崔烈被免職,怎麼也該君郎叔父接任三公太尉之職了,怎麼會是大司農曹嵩接任三公太尉之職呢?”
“此外城門校尉那般重要,張溫等人怎麼會甘心舍棄,這裏麵是否還有其他緣由?”
聽得劉表問詢,劉洪卻是微微搖頭道。
“現今我宗親一係已經徹底與張溫一係決裂,至於其中緣由卻是還需問問君郎兄長了。”
說完朝堂之中的變故,劉洪卻是再次愁苦的低歎道。
“朝堂爭鬥不休,涼州、並州、幽州方麵,也同樣是噩耗頻傳。”
“首先是涼州王國、韓遂、馬騰的叛軍,他們已然攻陷涼州大部分郡縣,武都太守蓋勳也已敗退回陳倉。”
“目下涼州叛軍正在秣兵厲馬,籌備糧草輜重營,隨時準備再度侵擾關中三輔之地。”
“並州方麵,南匈奴單於羌渠、並州刺史楊懿、西河太守刑紀,都已被南匈奴叛軍攻殺,並州兵馬盡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