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感悟名牌(1 / 2)

第二十一章 感悟名牌

要過年了,一個事業有成的老鄉帶著兩個手下來天津辦事,順便給自己買身衣服。他們走進全市最豪華的商場,站到最昂責的時裝櫃台前,看中了兩套不同顏色的西裝,小姐吿訴他這是法國高檔名牌,一套標價5千元,另一套1.6萬元,他本來更喜歡前者的顏色,卻選擇了後者,因為後者價格高,他當然是要買最貴的。回到賓館立刻裝扮起來,他卻隻記得這套西裝花了多少錢,不記得這套衣服是什麼牌子的了,對他來說錢意味著商標。再翻看衣服上的商標,全是洋文,人家認識他,他不認識人家。好在他知道脖子上的真絲領帶是金利來,這個名字好記。

這類暴發戶乍富的故事聽得多了,不足為奇。有意思的是他們來看我時的那種感覺……

我自問,這套衣服如果穿在我身上,肯定會渾身不自在。他卻跟穿一套用16元或160元買的衣服沒有什麼兩樣,扣子大敞四開,口袋鼓鼓囊囊,前襟粘著煙灰,領帶像死蛇般鬆鬆垮垮地吊在脖子上,粗的一頭短,細的一頭長。這昂貴的西裝與他的氣質極不協調,他卻全無覺察,該說的說,該笑的笑,該吃的大口吃,該喝的大口喝,自自然然,舒舒服服。我漸漸省悟,這種土老冒包裹一身名牌,看似不和諧,卻有一種不和諧的和諧——這麼值錢的衣服就應該是他這樣的人穿,名牌服裝就是他這個階層的商標。

名牌本來就是為有錢的人準備的,而不是為有文化的人準備的。名牌是一種觀念、一種文化、一種追求、一種自省和自信,如果說我們缺少舉世公認的名牌,還不如說我們缺少名牌文化和名牌氣質。

我問那位用法國名牌武裝起來的老鄉,裝備了這身行頭後感覺如何?

他回答說,很好啊,我跟你老不一樣,你老是名人,自己就是名牌。我是農民,穿名牌就是為了解氣,這叫娶媳婦打播兒湊熱鬧!

真是出語驚人,他湊的熱鬧可是大價錢!他是氣名牌還是氣自已?他的氣是從哪兒來的?他發了財還有氣,那些買不起名牌的人就該去死了?他說,打住吧你老,中國已經進入名牌時代,遍地是名牌,睜眼是名牌,你老想躲都躲不開。拉屎坐著名的馬桶,擦屁股用著名的手紙,不管開什麼會,台上一坐一個班或一個排的名人,任何交易會都是名牌大展覽,馳名中外的大力神牌驢肉、享譽世界的殺不死牌農藥……中國的名牌像中國人一樣,雖然多得讓人眼暈,卻也是分級分類的,有國家名牌、省級名牌、地區名牌、縣級名牌、鄉鎮名牌、村裏名牌,村長就是各村的名牌。

這小子信口胡咧,有一點倒是說對了,眼下是泛名牌時代——能買得起名牌的就不買雜牌,囊中羞澀而又愛追趕新潮的人們,買不起真名牌就買假名牌、準名牌或類名牌。我檢點自己對名牌的態度,一直以為是無所謂的,細一想卻也不然,進口的東西大凡能買到名牌的一定要買名牌;著名的西紅柿、著名的草魚、著名的牛羊肉……心裏老抱著一線希望,著名的東西也許汙染會少一些。家裏添置大件電器,―定要選名牌,比如空調、彩電、洗衣機之類,名牌效果好,售後眼務好。

自從社會進入泛名牌時代,我是既感謝名牌,又恐懼名牌。你生活的城市如果沒有名牌將是一種悲哀,有了名牌你也為自己的錢包悲哀。有外地的友人到天津來,都要吃狗不理包子,我每年都要給狗不理包子店送去不少錢。人人都知道現在送禮最難,中下層的人每年不送幾次禮的恐怕不多,送的禮要新穎,讓人家喜歡,自己的錢包又承受得起,真是費思量。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有合適的名牌就好辦了,所謂合適就是要具備三個條件:一,價格合適;二,送給什麼人都合適,大到國家元首,小到普通百姓;三,得確實有名氣,有傳說,有故事,有可以向接收者吹一通的內容。這些年來,天津的兩樣名牌產品恰好符合這三個條件,可算幫了我大忙:一樣是普蘭娜化妝品,一樣是桂發祥大麻花。男的來了送麻花,女的來了送化妝品……

關於普蘭娜一可以說的東西很多,市裏的領導人出國都帶普蘭娜,向來訪的外國女首腦或帶夫人的領導人贈送禮品必有普蘭娜。它是牆內開花牆外紅,在國際上的名聲比國內大,國際上規格最高、最有價值的獎沒有它沒得過的了:國際商品博覽會金獎、波茲坦國際化妝品展覽會金獎、西班牙工商金獎、墨西哥國際銷售金太陽獎……因為它主要是銷往國外。在日本每瓶普蘭娜美乳霜售價1.8萬日元(約140美元),一瓶普蘭娜健美霜售價2.5萬日元(約400美元),每年僅在日本的銷售額就是700萬美元。在格外挑剔、化妝品市場已經高度飽和的日本,竟然稱普蘭娜化妝品是眾香之魁。據(國際商報)報道:迄今為止,在歐洲化妝品市場上,中國的化妝品隻有普蘭娜,普蘭娜化妝品代表了中國化妝品的形象,在與日本和韓國的化妝品競爭中占了上風,已成為名牌化妝品,被譽為中藥美人、東方夢幻情人。普蘭娜——采用法語?久的諧音,即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