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末日預言(2 / 2)

Thefreiforget.對於未來我無法忘記

……”

而在電影諾亞方舟的建造被放在中國,對於2008年這個並不一帆風順的國度來說,無疑是讓每一個經曆過大災難和家園重建的中國人感同身受,觀眾們對於這樣一部電影也是相當買賬,全國票房很快就突破了三億當然,《2012》的爭議也不少,雖然東方未明將前世出現過的一些紕漏告訴過了寧皓,依然還是逃不過“愛找茬”的觀眾們的火眼金睛,甚至還被大夥總結出了若幹條“末日求生技能”:

1、如果2012年你還想活命的話,現在就可以考慮去報一報一些飛行課程什麼的,你看隻上過兩節飛行課的人就可以做出令人驚豔的飛行特技,甚至連雷鳥援救隊都自行慚穢

2、如果要效仿聖經弄一個諾亞方舟,建議不要把奶牛啊、羊啊、豬啊那些可以為人類提供食物和衣服的動物帶上改選長頸鹿和犀牛,然後將它們一起帶到非洲,那絕對是世界上從未被大水淹沒的地方

3、史密斯憋氣的功夫真是了得,我們也得學著點才行

4、當大地開始裂開,抓住離你最近的那個電線杆

5、當世界末日到來,你還是需要富翁支助你建立大型的造船項目,這可比該死的政府挪用一切所需的資源要靠譜多了

6、你應該經常練習在距離撞上門還有15分鍾時在心中持續默念“快點開門快點開門”10分鍾

7、不要都擠在車廂的隔間,因為那是唯一一個會被水淹沒的地方

8、如果你想在洛杉磯毀滅時活命,隻要租一輛豪華轎車有了它,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能活下來裏根總統都說了:“惡魔是無能為力的,如果好人們無所畏懼的話”

……

當然這些都是玩笑話,但是接下來國內某位名人牽頭號召抵製《2012》就讓《2012》劇組的所有成員有些尷尬了原因是因為災難場麵有可能嚇壞小孩子,喊出的口號是“不要為了蠅頭小利讓我們的後輩對未來有無望感和頹廢感”其實,隻要真正看過《2012》的人,都知道這樣的一個觀點完全是和電影背道而馳的或許有些場麵會讓孩子感到恐懼,但還不至於到嚇壞的程度,別提上升到子孫後輩的高度了對此,《2012》劇組的回應很低調,,“每個人都可以針對這部影片發表不同的意見,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都是正常的,這說明了這部片子的確很受人關注,這是一部娛樂大片,有虛構的成分《2012》末日預言隻是一個警示,我們作為電影人重要的表現得是人文關懷,目的也隻是為了讓人類加關注自己的生存環境,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

而就在大家熱烈爭議《2012》給觀眾帶來的心理感觀的時候,《南方人物周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導演在劇情的商業考量之下,刻意留下幾個隱藏文本尤其是特寫鏡頭下的兩本書

一是古羅馬教父波愛修斯的名著《哲學的慰藉》片頭太陽耀斑爆發,科幻作家隨身帶著的就是這本書波愛修斯被稱為奧古斯丁後最偉大的拉丁教父,在獄中寫下這部詩歌與對話體的書書中討論永恒和時間的關係,說,‘永恒就是同時並完全地擁有無限的生命’這是單屬於上帝的而一切時間內的生命都無法在時間中的某一刻,認識自己的全部生命過程一切暫時的事物都包涵一個永恒的現在,這使人類的活動有永恒的跡象但一切暫存事物都是對永恒的模仿,終將被無限的時間淹沒這是電影隱藏的一種世界觀,使末日及對末日的預言,對我們來說,具有顯赫而驚悚的意義

第二個特寫鏡頭是科學家醒來,沙發上放著梅爾維爾的白鯨記》這暗示了影片的走向,人類就要像亞哈船長那樣,不顧一切,冒險追逐白鯨梅爾維爾借用了《舊約》的先知約拿的故事約拿麵對上帝的呼召,先是抗命,最終順服亞哈船長就是抗命的典型,麥普爾牧師則是順服的典型他在船上講解《約拿記》,小說用了10頁來寫他的布道最後牧師說,‘服從上帝,就是要違背自己正是在對自己的違背中,才包含著遵從上帝的艱難’

2012年,是《京都議定書》到期的日子有人說這影片太樂觀,世界沒有真的毀滅也有人說,這影片太悲觀,連世界都毀滅了,人心中的自大竟還沒被毀去

《聖經》說,萬物的結局近了,‘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多麼美的勸勉和應許”

說真的,觀眾們看電影很少回去思考深層次的東西,感觀是第一性的,所以前麵說的那些爭議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東方未明在看到這樣一篇文章之前,實際上也是沒有深入地了解這部電影的深刻內涵的,也幸好他依然找到了羅蘭艾默裏奇,這些東方未明忽略的細節被保留了下來末日預言依然還是預言,希望當人類真得麵臨這一天的時候,依然有像電影中人類那樣直麵生死的勇氣和迎接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