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其實並不是特指一座山,而是一道橫貫華夏西部的高大山脈。
這道山脈全長2500公裏,因此又被稱之為:昆侖山脈。
昆侖乃是華夏神話中的神山,自古便流傳著諸多傳說,比如:女媧、盤古、西王母、瑤池……
但對於華夏人而言,很難看到昆侖山的絕世容顏,因為昆侖山是禁地,這裏常年有重兵把守。
因此在華夏人的心裏,昆侖山充滿神秘氣息,但同時又具有無上威嚴。
……
雖然普通人沒見過修士,但對於這種神秘的存在,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猜想。
畢竟泱泱之華夏,不僅坐地千萬裏,還擁有五千年曆史,怎麼可能沒有修士,這事說出去外國人都不信。
而且事實也正是如此,華夏大地有很多隱世宗門,昆侖山脈中便隱匿了七十二座宗門。
華夏大地的其他仙山,蜀山、天柱山、齊雲山、蓬萊山,同樣也有隱匿的修士宗門,但這些宗門的修士通常比較少,一代隻有三五人而已。
官方為防止普通人誤入修士地界,從而打擾到修士的清淨,所以才會派重兵把守昆侖。
……
昆侖山頂豎立著一根銅柱,這根銅柱筆直如削,高聳入雲。
此時,一位瘦骨嶙峋的矮小老者,正站在這根昆侖天柱之前。
這位老者瘦得皮包骨頭,身形有些微駝,頭上隻剩稀疏的毛發,枯黃色的臉上布滿皺紋。
沒人知道這位老者的姓名,他是“昆侖七十二宗”公認的祖師爺,因此門下弟子尊稱其為:昆侖老祖。
昆侖老祖伸出布滿老繭的手,細細摩挲著天柱,他的思緒也隨之飄遠,回憶起很多年前的事……
那是一位溫潤如玉的年輕人,記憶中他總是穿著一襲雪白長袍。
年輕人的眼睛宛如青玉琉璃,雙瞳深處還閃耀著點點星辰,那雙眼睛就如同九天之上的銀河,深邃且璀璨。
這位年輕人是天地間第一位修士,而我則是他的徒弟。
他傳授我術法,待我學有所成後,他一劍破開虛空,飛升去了上界。
那位年輕人飛升前,曾對尚且是少年的我,說道:“至此三千一百年後,此方世界將臨大難……”
“這根天柱內蘊含大道法則,可以顯化出億萬種傳承。”
“屆時,你若是修為不濟,無法改變當時之現狀,可以開啟天柱內的傳承、傳法於九天十地!”
“但若是開啟傳承,你得耗盡畢生修為、然後便會身死道消,所以此事的決定權在你。”
“我尊重你的決定,不管你是貪生怕死、還是選擇舍生取義,你依舊還是我徒弟,這件事永遠也不會改變。”
昆侖老祖收回雜亂思緒,師父對自己說這話的時候,武王正欲伐紂。
“貪生怕死,舍生取義……”
這兩個成語的意思,可是一褒一貶,意義是截然不同。
昆侖老祖搖頭感歎:“師父,你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呀!”
你用這兩個成語,形容這件事的時候,是不是希望我開啟天柱?
昆侖老祖想到此處,忽然就愣了愣,臉上露出詫異之色……
貪生怕死這個成語,出自東漢《漢書·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日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病,徼幸得逾於須臾。”
而舍生取義這個成語,出處《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當時可是商朝末期,他為何能說出漢朝和戰國時期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