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涼陵(1 / 2)

伍先生進到屋裏,說道:“我回家,聽說你在這裏就順道看看。”

兩人落座。

宋玉問道:“先生不住王府裏?”

伍先生不禁笑道:“誰說我住王府裏。這過年了,應酬多了,才這會兒回家。往常我早回了!”

宋玉不信伍先生真是順路來看看。伍先生之於徐瑛,就如史書上諸葛先生之於蜀王,張子房之於漢王。那會是閑來無心隨意為之。

接下的閑談,宋玉有些心不在焉。隨聲附和著。

伍先生哪能看不出,皺眉麵有不悅,道:“看你讀過些書,與人言,眼到、口到、心到,這禮數。與我閑聊當真這般無趣?”

宋玉不想伍先生開門見山說出口。連忙致歉行禮。道:“先生,我的不是。既然您發話了,我直說了。您這半夜來,是王爺有啥吩咐?或是您有什麼事?”

伍先生微微一愣,隨即笑道:“你啊!你!”頓了頓,接著又道:“既然你有此一問,我就說點你想知道的吧。今夜的事兒,你想不想知道其中緣由?”

宋玉點頭,又立馬搖了搖頭。道:“我想這是王爺或是涼州軍內務吧。既然與我無關,還是少打聽為妙!”

伍先生又是一笑,道:“這事兒如今可以說了,大局已定。而且還真和你有些關聯!

還記得你初次到王府,要你送信吧!信上有許多名字,你撞見的就是其中之一。這些人均是收了不該收的錢。以前時機未到,今日算是可以收網了。”

看得出伍先生說著,心情大好。

宋玉琢磨一陣,道:“軍人收錢,王府親兵深夜秘密拿人。那就不是貪汙公款了,估計應是與戰事有關,涼州是邊關,那就是軍中有了叛軍。如今北方無戰事,時機到了”。

伍先生一驚,沒想宋玉還真說了個大概。嘴上卻是說道:“你小子可以寫書了,瞎琢磨。我說與你聽,一是人已經抓了。二是,你送信在先,今日又機緣巧合遇見了其中一個。這才說個大概。免得你胡思亂想。

王爺治軍嚴,涼州軍軍中典範。不可妄言。還有你既然也知道是內務,就管好嘴,你記好了。”

宋玉也是過年又見著伍先生,這才直言不諱。往常這些話他隻會自己想不會說出口。道:“先生說的是。就是覺得那被我打傷的老兵可惜了。我瞧著挺熱心、爽朗的漢子。和我說了不少涼州的風土人情,看著真不像是會違反軍紀的人。”

伍先生並未在意宋玉的話,道:“這天也快亮了。你可有打算去的地方,或是就回蜀山了?”

宋玉回道:“本就是赴約才來的涼州,如今事已了,不回蜀山,也想不出去哪兒了。回去吧!”

兩人又聊了一陣,伍先生便起身告辭。隻是臨走前,隨口提了一嘴:“每年臘月間,涼州的石佛窟會有佛會,頗為熱鬧,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說完,伍先生便走了。臨走前說提到石佛窟,是他覺得到了涼州應去的地方。並無深意。

可宋玉不這麼想,石佛窟名氣大,但宋玉不信佛,若是順道看看也無妨。但伍先生說話了,那就一定得去。

待天明後,宋玉將屋子歸置複原。往著城門走去。

經過夜裏遇見狸花貓的地方。四下找了找,沒找見。輕喚幾聲,也是無回音。便找了些瓦礫,將半塊餅掰成小塊放上。

這才滿意離去,往石佛窟而行。

另一邊。

被秘密抓捕的叛軍悉數彙集至武威。共計五十餘人。這些人看著對於幾十萬涼州軍微乎其微。可查出這些人,卻是花費了數年。

徐瑛要求對每一人務必做到證據確鑿板上釘釘。這其中,龍虎山大弟子胡洪瑞倒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分散至軍營的江湖人士將各自軍營中士官在戰時的言行作為均是偷偷記錄,最終呈給了徐瑛。

而管家讓宋玉送的信,則是主要對涉嫌軍官及其親屬有錢財、地契、物品往來異常的通報。

兩相一比對,誰有問題已是躍然紙上。

原本查出的人員更多,伍先生以為要查就查個徹底,無論是外人的資助還是對內對下的貪腐。

可徐瑛以為,涼州不同於其他。軍政沒法分開。漫長的邊境線,各處郡城都不容有失,州府的錢軍隊便花去大半。各地的政務官員什麼事都先緊著軍人,而當兵的拿命守著國門,閑時也需務農生產。

打了一輩子仗,有人是會斂財,但隻要戰時能使出應有的戰力,就並無大罪。一旦戰死沙場,這些錢財還不是又回到州府。涼州比不得江南,本就算不上富庶。朝廷還時時提防。貪就貪點吧,有些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