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王府後,李灝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召喚點,自從係統取消了簽到功能後,召喚點一直沒有動過,加上最近比較平靜,沒有什麼任務,所以,現在李灝所有的收益隻有150點召喚點。
倒是聲望值有所增加,自從科舉製被李泌治公布天下後,加上大炎詞典數月的整編成冊,經過王處麟,王仲安,趙希常,厲雲南還有李灝和李泌治仔細查閱後,發現沒有問題後由李灝負責刊印天下。
配合二十六個拚音加上聲韻押韻 百家姓,千字文等配合,形成一套完美的蒙學院啟蒙讀物。
這樣的舉動讓李灝聲望值大漲,不僅整個大炎都認識了李灝這位唐王,就連周邊的一些小國和趙韓兩國的百姓都知道大炎有李灝這個賢王,導致一些周邊國家的百姓紛紛羨慕大炎百姓的好運。
也正因為這一係列的政策,導致李灝聲望值暴漲,達到了一千五百多萬聲望值的程度。
安靜的坐在書房內,思考著如何運用這些聲望值。
不斷的翻著係統商城中的物品,思慮了一會後,李灝還是覺得召喚一個文官參加科舉,免得第一次科舉招攬不到什麼大才,那時大炎就會變得非常尷尬。
也會讓那些世家中人和周邊各國看大炎的笑話。
“係統,利用一百召喚值召喚一個文臣。”
李灝在腦海中對著係統下令道。
“接收到宿主的請求,隨機召喚需要一百召喚點,扣除後,宿主還有50召喚點,現在開始召喚。”
“叮,恭喜宿主召喚到絕世文臣荀彧。”
李灝聞言大喜,原本對召喚點召喚出來的文臣沒有抱什麼希望,畢竟係統升級後,利用召喚點召喚出來的人物不確定因素太多,沒想到係統給了自己這麼大一個驚喜。
荀彧啊!被曹操稱之為蕭何的存在,在早期月旦評中,更是被許邵稱之為王佐之才。
早期,荀彧見天下紛亂,漢室傾頹,有意輔佐一明君,複興漢室,先投袁紹,然而袁紹不是明君,雖然表麵上禮賢下士,然而此人見小利而忘義,每逢大事卻搖擺不定,更重要的是,荀彧看出袁紹的野心,認定他不會真心複興漢室。
然而,天下紛亂,他一介文臣,雖有學習君子六藝,但是畢竟不是那些以武力吃飯的武將,是以隻能在袁紹手下暫待。
直到十八路諸侯討董時期,曹操如彗星般崛起,進入他的視線中。
最後,董卓放棄虎牢關,遷都長安時,曹操不顧危險,獨自領軍攔截,結果慘中埋伏,自己也險些身死。
見到這一幕,荀彧下定決心投奔曹操,他認為曹操乃是與他一樣,心係漢室的忠臣。
曹操爭霸初期,要人沒人,要糧沒糧,直到荀彧投奔他之後,不斷的為他舉薦人才,這才讓曹操成就霸業。
每次曹操出征在外,不用擔心後方不穩,就是因為荀彧幫他打理後方,在曹操出征徐州時,陳宮連同張邈,呂布打算發動政變,就是荀彧連同曹仁阻擋呂布幾月之久,最後在他們的防守下,堅持到曹操率大軍回防,這才趕走呂布,否則那時呂布很可能攻破許昌,讓曹操變的無家可歸。
官渡之戰時,曹操糧草不濟,袁紹百萬大軍兵強馬壯,麵對如此強敵,曹操之所以能撐過來,荀彧占了非常大的一份功勞。
如果不是荀彧在許昌穩定朝廷老臣,為前方大軍籌集糧草物資,讓曹操不用擔心糧草不濟,導致大軍潰敗,這才撐到許攸來投,最後火燒烏巢,一把火將袁紹百萬大軍糧草燒個精光,導致袁紹大軍軍心混亂,這才大敗袁紹,為之後稱霸河北奠定了根基。
可以說,如果曹操失去荀彧,那麼他之後即便是依舊可以稱霸河北,也會比原來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隻是如此一對如魚得水的明主賢臣,最後在巨大的利益下,導致兩人分道揚鑣,曹操在巨大的權力誘惑下,忘記初心,從除暴安良,一心為國的漢臣,變成了殘害忠良,簒漢自立的漢賊。
而荀彧初心不改,一心為漢,這也導致荀彧從曹操的心腹智囊,變成曹操簒漢自立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