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治思慮一陣後,臉上浮現一絲笑意,隨後威嚴的說道: “眾愛卿覺得唐王的提議如何?”
“唐王大才,臣等附議!”
“既然如此,晉王,春耕之事,朕已交給你,你便按照唐王的辦法去執行吧!薑愛卿,尚書民曹何愛卿,你們兩負責協助晉王辦好此事。”
“兒臣(臣等)謹遵父皇(陛下)之命,必定妥善辦好春耕之事。”
李晉安,薑雋,何墉出列躬身保證道。
李灝看見何墉出列,一愣,隨後反應了過來,何墉原本是吏部郎中,五品官職,此刻世家官員被大量裁減,何墉也被李泌治提拔,官升一級,提拔到尚書民曹,主管農耕,算得上是一個不錯的官職了。
“禮部尚書孔愛卿何在?”
李泌治擺擺手,示意李晉安幾人起身,隨後目光看向禮部尚書孔德超。
“臣在。”
“孔愛卿,春耕乃是大炎之本,今年立春時,祭祀青帝,近年來我大炎天災不斷,希望明年能有個好收成,而且唐王研究出一種農耕神器,朕要親自嚐試一番。
這次朕要與萬民共同祭祀,不必攔著百姓們了,你安排好祭祀禮儀,不可懈怠!趙安,你負責那時的布防,不可讓宵小混入百姓中意圖不軌。”
“臣(末將)遵旨。”
孔德超和趙安躬身應下此事。
每年立春,李泌治都會親自率文武百官,皇後嬪妃一起祭祀東方青帝,祈禱青帝保佑大炎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並在祭祀之後,親自耕田,以示自己誠意。
隻不過今年與往常不同,今年收回世家數十萬畝良田,加上李灝弄出的幾種新式作物和曲轅犁這等農耕神器,李泌治決定與萬民共同見證這個新時代的到來,是以,那時在場的百姓會非常多,安全等方麵也需要注重。
李灝見李泌治安排完畢後,立刻出列躬身道: “父皇,兒臣有本要奏!”
“準奏!”
“父皇,之前兒臣得到三種作物,其中,土豆和番薯經過一年多的培育,已經足以滿足販賣給百姓,大量培育的要求,是以,今年開春前,兒臣準備辦一場土豆番薯試吃大會,說明土豆番薯的產量和弊端,讓百姓們按照自己的需求購買,兒臣鬥膽請父皇主持此事。
另外,水稻種子也可在南方開始大量培育,在一些特殊地方可一年三熟,那時,我大炎將徹底不缺糧草,我大炎百姓也不會再有餓死的風險。
除此之外,棉花種子也可安排專人大量培育,並將製造棉衣棉被之法大量推廣,不出一年,我大炎百姓將再無冬寒之苦。”
李灝將幾種種子都說了出來,這個事情想要推廣開來,光靠李灝自己是辦不到的,需要朝廷頒布法令,才可在短時間內推廣至大炎。
“陛下,臣不讚同唐王殿下之意,這四種種子乃是我大炎利器,一旦大麵積推廣,必定被他國竊取,這樣一來,我大炎將在無優勢可言。”
王仲安聽完李灝的話後,當即出列反駁道。
李泌治聽完王仲安的話後,眉頭一蹙,顯然也覺得王仲安的話有道理。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目前各國,除了韓國因為地理優勢,不缺糧草外,其餘五國都缺糧,而大炎一旦推廣番薯土豆等作物,必然會被他國竊取,那時,大炎將毫無優勢可言。
“唐王,你認為如何?”
“回父皇,兒臣以為王相的擔憂純屬多餘,我大炎即便是隱瞞這幾種作物又能隱瞞到幾時?
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既然幾種作物遲早會被他國竊取,不如以此為大炎賺取好處?
兒臣認為,不但不應該隱瞞,還需派遣使者前往他國商議購買作物的價格,一路上高調的將幾種作物宣揚天下,讓他國百姓銘記,讓他們不餓肚子,不受冬寒之苦的作物是我大炎出的。
如此一來,神州百姓必然會念著我大炎的好,即便是不會幫助我大炎,待日後我大炎東出之際,攻破的城池中,各國的百姓也不會對我大炎太過抵觸。”
李灝搖頭,將自己的意思說了出來,各國互相安插間諜,想要徹底隱瞞種子的事情根本不現實,與其這樣,不如為大炎賺取聲望,給日後東出減少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