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VR會議室內,十幾名身著西裝的人齊齊圍坐在會客桌前,在他們的身後,各國國旗矗立著,每個人的臉上神情凝重,眼睛來回掃視著身邊的人。
會議開啟時間已經過了五分鍾,在這五分鍾內,所有人都閉口不言,心情沉重,壓抑的氛圍感染著會議室內所有人。
“Что думают страны об этом внезапном бедствии?(關於這次突然的災害各國有什麼看法?)”
E國發言人率先打破了沉默。
“我們國家的龍華市是最先收到天災異象的,隨後是隕石降落與異族入侵,造成的破壞龐大,其中沿海城市受毀最為嚴重。”
Z國發言人第一個回應道。
“우리 H국은 Z국에 인접하여 거의 같은 날이었고, 국내도 비교적 일찍 천재지변의 영향을 받아 피해가 막심했다(我們H國臨近Z國,幾乎是同一天,國內也較早地受到了天災的影響,損失慘重)”
“우리 C국도 마찬가지여서 피해가 막심하다(我們C國的也是如此,損失慘重)”
“損失については、私たちR國が最も発言権を持っていて、天災は海麵を上昇させて、私たちの國はすでに世界地図から一部を抹消しました(要論損失,我們R國才最有發言權,天災使海平麵上漲,我們國家已經有一部分從世界地圖上抹去了。)”
從外界人來看,R國發言人語氣平緩,就像淹沒的不是他的國家一般。
可是,從業界人的角度看去,R國發言人隻是強撐怨氣,這一點,從他一開始的表現就能觀察出來。
嘴唇緊閉,眉頭皺起,相互交叉的手握的生緊,這些都是一個人內心憤怒的表現。
“Ущерб, нанесенный морем вашим государством R, хорошо известен, и теперь больше всего пострадало ваш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R, не так ли?(你們R國對海洋的破壞眾所周知,現在受災最嚴重的當屬你們R國,不是嗎?)”
“Я помню, что в вашей стране есть поговорка о самопомощиZ, которая должна быть очень применима к нынешней стране R!(我記得,Z國有句成語叫做咎由自取,應該很適用於現在的R國吧!)”
E國發言人滿含笑意地看向R國代表,神情裏滿是對R國發言人的戲謔與不屑。
“E國代表學識淵博,咎由自取正是此意”
Z國代表微笑回應道。
R國代表沒有說話,隻是那原本灰暗無神的眼睛死死地盯著E國發言人,目光凶狠。
在這種國家性會議上,國力越弱的發言人越是不敢隨意開口,打自己的臉是小事,但每個人所代表的,可都是自己身後的國家啊!
一旦語言中出現紕漏,各國發言人都會利用這個漏洞讓自己的話語權擴大,使話題朝自己有利的一方去,掌握主動權。
這也正是E國發言人調侃R國發言人,而R國發言人卻敢怒不敢言的原因。
為什麼?因為弱啊!
“The damage rate of local cities in our country M is as high as 67%. What is the damage rate of local cities in your country(我們M國本土城市損毀率高達67%,不知貴國本土城市損毀率有幾成?)”
沉默已久的M國發言人開口道,言詞銳利。
Z國發言人聽聞,沉吟數秒後冷靜地開口道:
“我國損失龐大,沿海城市損毀率高達78%,內陸城市損毀嚴重,沒有時間去進行統計,但我敢保證,絕對比R國受損麵積要大的多。”
Z國其實在天災後就立馬開展了對城市損毀率的計算,Z國發言人也了解本土城市損毀率,但他不打算將這個數值說出來。
能隱瞞的盡量隱瞞,用不重要的情報換取對方更重要的情報,這也是交際話術裏的一個手段。
“But Chinese researchers immediately calculated the damage rate of your country after the natural disaster ended.Guess what?(可我國的研究人員在天災結束後立馬推算了貴國的損毀率,您猜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