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童家傳說(1 / 1)

“三十六步形於式,二十八後無活口。一心一意視為終,三十六式成起點。”

童家祖訓中最後一段,童家祖輩研究千年,也無法探尋其中的奧秘。

童家寨,位於東洲東南邊的山區。他們那個區域,縣裏麵給他們附近的幾個寨子一起分了一個區,名叫巴加,一共六個寨子。最中間的寨子,就是童家寨。

這幾個寨子傳說曆史悠久,都自稱是幾千年的傳承的姓氏。傳說中,這幾個寨子幾千年前本為一個寨子,是從如今湖北的襄陽遷徙到此,祖先給每一個家族的族長都傳著一句話,都是家族裏最頂級的機密。在百年前,每家每戶都會給自己的孩子講著這些虛幻的故事,讓每一段的傳承都知道自己的使命。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都隨著時間而淡化了,所有的傳說,隻剩下零星點點。每個寨子的老人,偶爾會提起,不過年輕人眼裏,這些都是神話裏的傳說,瘋子的行徑,傻子才會覺得這些才是真的。

但是,在有些人心裏,那些狂熱依然存在,那些傳說,一定是真的,因為有了起點,他就會有終點,而這個終點,必定驚天動地!

按照童家的記憶,與族譜傳說相結合。三十六步形於式,二十八後無活口,倒是很好理解,就是童家三十六式槍法的形於式,如果有人練到二十八式以上,出手便是殺招。

然而事實是,從古至今,童家人沒有人能練到三十六式,因為傳下來的槍法中,隻有三十五式,而且第二十八式後,一般人都無法領悟後麵的招式了,三十六式就變成了傳說。傳說中,能練到三十六式的童家人,就能倒轉輪回,回到過去,與自己的祖先相見。相傳隻有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先人練到了第三十五式,窮其一生,也沒有能到達三十六式。

童家人分為六等,孩童時代的童家人,都會經過嚴格的訓練。每到五歲時,就會參加第一次考核,比較平庸的,對於童家槍法無法參透到第三式的孩子,就是第五等。剩下的孩子會訓練到八歲,參加第二次考核,已經能參悟到第十式的孩子,會繼續嚴格的訓練,未達到的就是第四等。到達十歲的時候,參加第三次考核,能參悟到第二十式的,繼續參加訓練,未能達到的,就是第三等。到達第十二歲的時候參加考核,能參悟到第二十五式的,繼續訓練,未達到的就是第二等。十五歲的時候,參加最後的考試,能參悟到第二十八式的,就是終等,未達到的就是第一等。終等的人就能成為族長的候選人,但是縱觀古今,能達到二十八式的也隻有寥寥數十人而已,一般的族人能到達二十式以上已經是天之驕子了。享受著一切的優先選擇權,當然,他們的選擇權在第一等之下,第一等也在終等之下!

童家是嚴格的家族等級式分化,無繼承權的模式延續至今。

童家寨位於一片山坡上,寨子修成金字塔的形式,最上方住的,就是終等人,終等人的下麵就是第一等人,以此類推。寨子最嚴格規定,就是每個家庭的孩子,在達到十八歲之後,必須分家,而分家之後,就嚴格按照自己的考核等級,族人會負責安排新的住處。老人死後,房子也會被收回。就是這樣周而複始,童家需要每個人必須有一顆狂熱而上進的心,否則隻有被別人踩在腳底,過著最底層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