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觀察過一株玉米的一生?一株野外的玉米,如果不作為農作物存在,這株玉米它擁有怎樣的生命過程?
玉米簡單純粹,它不會東想西想。秋天,一粒成熟的玉米種子落在土壤裏,鳥兒或者田鼠發現它以前,種子混沌如太極,不知安危,也無所謂等待或者成長。我們想象,這時候對種子來說天地未開,種子成長為一株玉米隻是我們人類的理解,概率和可能性才是生命原始的狀態。
種子無思無慮的來到了春天,在我們看來,它走到今天確實幸運,它要隱藏好自己,還要恰好落在合適的土壤裏。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天,種子被動地感受這個世界,在漫長的休眠期裏,談不上黑暗或者光明,也沒有喜樂或者沒有怨懟。
然而春天來了,氣溫回升,一場雨水之後,我們認為的玉米的一生就啟動了~
種子往下紮根,這是種子生命的基本。一株玉米,不可能像我們人類一樣“東方不亮西方亮”,它隻能永遠駐守在這裏,貧瘠或者豐沃,這要看它的造化。
種子向上伸出小手掌,終於變成一株小小的玉米苗,種子鬆了口氣:小苗苗你要有自己的天空,陽光雨露或者風吹雨打,你要爭先恐後、見縫插針地成長,盡快擁有挺拔的身軀和堅強柔韌的性格~我就在黑暗裏為你祝福祈禱~
玉米生長的過程自然而然,人類稱之為“基因”的信息控製著玉米的生根發芽、成長拔節、分蘖揚花以及結穗垂須~作為一株玉米,確實沒有必要思考什麼,玉米家族向來如此心安理得,順其自然接受一切才是正途。
一株玉米如果說有命運,那隻能說是群體之中的一個微小概率,譬如一個少年打馬經過這片野生玉米地,順手折斷一些玉米葉子伺喂他的馬匹,那些斷頭的玉米株看起來失去了它們的天空,再也找不到方向。
而我說的,是一片山腳下的玉米地,是的小動物們的樂園:蜻蜓、蟋蟀、蝴蝶等在這裏上下飛舞,鸚鵡、雉雞在裏咕咕咕地穿行,有時候你會聽見巨大的“撲楞”聲想起,一隻漂亮的不知名的鳥兒衝天而起~鬆鼠、猴子偶爾也來這裏看望它們的糧倉,玉米穗剛剛冒出來,猴子們就開始賊眉賊眼地過來打望了,猴子們計算著玉米長成的日子,就像他們也是辛勞的農人一樣。玉米地裏的四周,好些稻草人的手臂在風中舞動,確實把小一些的麻雀、喜鵲等等嚇得一驚一乍,看得出,這不是野生玉米地。
這是南方夏季的一個場景:正午時分,太陽讓人們都躲家裏乘涼去了,竹製的涼床或者卸下一張門板,苦暑的人們便能進入夢鄉~走街串巷的貨郎,也在樹蔭下歇息,不停地扇著草帽~
現在,我們的主人公出現了。若純戴著一頂半新的草帽,穿著海軍圓領衫和黑色短褲,來到這片玉米地,夏日炎炎,這是他家的玉米地,同時也是菜園,若純過來摘幾個黃瓜和一些辣椒,順便摘幾個玉米包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