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和韓信去聯合了?
項羽思考這個問題,自己殺了陳言,韓信要給陳言報仇聯合劉邦也是有可能。
可劉邦把自己的兵馬抽走,那不是也給自己一個滅掉他的好機會嗎?
目前劉邦剩了多少人,他又抽走的多少人,項羽都不知道。
項羽也明白,東線那邊若是龍且鍾離眜被韓信率領的魏漢聯軍給攻破的話,自己也完了。
現在他有點後悔了,後悔不該殺陳言的。
他痛定思痛,決定放棄殺劉邦這邊,而是率領大軍先回到東線與韓信作戰。
項羽這一走,劉邦立馬率領這三萬人馬就出關了。
然後各地開始強征糧草和人馬,準備去支援韓信。
一個半月以後。
韓信的大營內。
此時蕭何也在他的大營內。
劉邦的那十幾萬人馬全部都到了,魏漢兩軍合並,近三十萬人。
而項羽也趕到了齊地,他帶的人馬和龍且鍾離眜合並,也有個大概三十萬人。
現在是三十萬對三十萬。
而占優勢的是韓信這邊,因為項羽在西線撤了以後,劉邦立馬出關把地盤給占領了,然後在後方一直在收集糧草兵馬往前線送。
現在項羽後邊的地盤沒那麼大,所以收集糧食的速度也沒對麵快。
若是兩軍對陣一直耗下去的話,自己不是對麵的對手。
所以他想速戰速決,現在的局勢基本上就是一仗定乾坤了,誰贏誰就是天下之主。
韓信看著作戰地圖,有些頭皮發麻。
三十萬打三十萬,正麵戰場硬拚,不一定是項羽的對手。
可是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來什麼計謀。
“這仗該怎麼打呢?”
蕭何也看著作戰圖沉思良久,然後淡淡說道:“咱們的後方比他充足,不行給他耗,他的招兵買馬還有收購糧草的速度沒咱們快的。”
“可是項羽會給咱們耗死他的機會嗎?”
“這……”
蕭何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沒過兩天,項羽就開始率大軍,攻取齊地的城池,韓信並沒有選擇硬剛,而是打一仗往後退一步。
他知道和項羽硬剛沒什麼好下場。
僅僅一個月之後,項羽便占領了整個齊地。
韓信的大軍也都撤到了以前的燕地。
經過這一個月的仗打,項羽也有一點膨脹了,“所有人都說,韓信打仗厲害,我觀他也不過如此,連打都不敢打,就隻會一直往後退!”
這個時候的劉邦也很著急,他怕韓信敗了,他把他的全部身價都壓在了韓信身上,韓信若是敗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韓信一直不敢和項羽硬剛,導致項羽無比瘋狂,他乘勝追擊,一直在追著韓信打。
在退到漁陽郡平穀城這個的地方時,韓信不退了。
兩軍以一條大河對峙。
韓信在退軍的時候,把過往的橋梁全給破壞掉了。
現在項羽想要攻過來,他隻有一個辦法,那乘船渡河,然後強攻平穀城。
項羽以前打章邯的時候,用過一招破釜沉舟。
想著他想用第二次!
將士們渡河以後,把乘坐的船都給砸了,退無可退,要麼攻破城池,要麼戰死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