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李家的大興之迷(2)(1 / 3)

第 80張 李家的大興之謎(2)

《爭座位》的原文與釋文:

原文:十一月日,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謹奉寓書於右仆射定襄郡王郭公閣下:

注釋:金紫,金印紫綬。

檢校:隋唐時期,把有識務之官稱為識事官,無識務之官稱為散官。檢校就是散官之一。

上柱國:唐代采取前代某些散官官號,略加補充作為酬賞軍功之勳號,通稱勳官,分為12級。上柱國是最高級。魯郡開國公:廣德二年(764),即顏公56歲,晉封為魯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戶。寓書:寄信。

原文: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是之謂不朽,抑又聞之,端揆(kuí)者,百寮之師長,諸侯王者,人臣之極地。今仆射挺不朽之功業,當人臣之極地。豈不以才為世出,功冠一時。挫思明跋扈之師,抗回紇[hé]無厭之請,故得身畫淩煙之閣。名藏太室之廷。籲足畏也,然美則美矣,而終之始難。故曰: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可不儆懼乎?書曰:爾唯弗矜,天下莫與汝爭功。爾唯不伐,天下莫與汝爭能。

注釋:厭:飽,滿足。淩煙之閣:朝廷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高閣,繪有功臣畫像。太室之廷:太廟的中堂。弗,不。矜,自大。伐,自誇。端揆:尚書省長官。百寮:百官。

譯文:人的最高修為是立德,其次是立功,這才叫不朽。皇帝身邊的各位大臣,是百官的師長,各路諸侯及王爺,是為人臣子的最高地位了。現在仆射既有不朽的功業,又位於人臣極地,才學及功績都是極高的。挫敗了史思明的叛軍,回絕了回紇人的無理要求,所以你的人像被畫在淩煙閣內,姓名記於太室內。很令人敬畏啊。但美是美,要長久保持就難了。所以說:功高而不顯露,才能長富,位高依然謹慎,才能保持尊貴。你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再想想你現在做法,你不感到害怕嗎?書上說:人不自誇,無人與你爭功,不隨便發動戰爭,無人與你爭成敗。

原文:以齊桓公之盛業,片言勤王,則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會。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國。故曰:行百裏者半九十裏,言萬劫末路之難也。從古至今,暨我高祖太宗已來。未有行此而不理,廢此而不亂者也。

注釋:行,實行。理,理順。

譯文:以齊桓公的盛業,打著“勤王”旗號,數次招集各路諸侯,號令天下,於是有了“葵丘之會”。霸業既成,稍有放縱,導致各諸侯紛紛叛離。所以說,以走百裏為目標,要以九十裏做為一半去做準備,這是說做任何事後一半都是難做好的。從古至今,按這個道理去做事就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原文:前者菩提寺行香。仆射指麾宰相與兩省台省已(以)下常參官並為一行坐,魚開府及仆射率諸軍將為一行坐。若一時從權,亦猶未可,何況積習更行之乎?

注釋:宰相與兩省台省:唐代設立尚書中書門下。尚書省以左右仆射為首長。這裏用的是漢魏舊稱。兩省即中書門下。台省是指監察機構稱禦史台和諫官合稱台諫。常參官:唐製,皇帝正衙日在前殿會見群臣,稱常參。開府:開建府屬以置僚屬。漢末李傕、張揚、董承等以將軍開府。開府之名始此。從,通縱,放縱。積習,積久而慣習。更行,此乃指改變原有秩序。

譯文:前段時間到菩提寺行香,仆射指揮各位尚書等常參官坐在一列,魚開府及仆射、各位軍將坐在一列,如果是偶然安排一次,也就算了,但不能形成習慣而因此改變了製度。

原文:一,昨以郭令公以父子之軍,破犬羊凶逆之眾。眾情欣喜,恨不頂而戴之。是用有興道之會。

注釋:郭令公即郭子儀。指:廣德二年十一月,郭子儀父子,率軍擊毀了吐蕃Tǔbō,安定了邊疆。是,這樣。興道,張揚正氣。

譯文:前段時間,郭令公父子率軍擊敗了吐蕃軍隊,眾人敬仰,恨不得把他們高舉起來,像帽子一樣戴在頭上。所以聚會以示祝賀。

原文:仆射又不悟前失,徑率意而指麾,不顧班秩之高下,不論文武之左右。

苟以取悅軍容為心,曾不顧百寮之側目,亦何異清晝攫金之士哉?甚非謂也,君子愛人以禮,不聞姑息,仆射得不深念之乎。

注釋:苟,隨便。心,中心,引申為根本。姑息,無原則的寬容。禮記檀弓上:君子愛人以德,細人愛人以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