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朗將它榨幹,吃幹抹淨。
現在,一拍屁股就跑掉再也不回來,文明就是這樣的。
給軌道收集器們發送一條指令,讓它們與自己在指定軌道彙合,之後一起前往土星係,這個過程花費二十九小時。
而到達土星係需要約等於四十九天時間。
航行期間他並沒有停,而是用現有材料,盡可能快速建造遠航飛船。
機器人上下廢物,所有生產設施時刻不停在運轉著,按照計算到達時飛船已經部分竣工,但現在有科技不足以支持遠航,他還需要一些積累。
比如——氚核聚變引擎。
引擎需要的燃料,也需要很長時間去收集、製造。
還有,隻有一艘飛船進行遠航風險太大,擁有武裝艦隊是必要的,那就需要更多資源來累積建造,他打算開采三分之一以上土星係資源。
整個過程至少需要六十到七十年。
這還是他強大算力結果,若單靠人類文明進程,則至少需要幾百年才能研發。
不管如何,衛朗隻會選擇安全、穩健、有把握方法來進行,作為火種計劃的執行人,必須慎重慎重再慎重一點,否則將會滿盤皆輸。
時間一晃五十天後。
四十八天道,花了兩天來減速和貼近土衛六,穩定近地軌道。
還沒徹底停下太空采礦機呼嘯而出,在AI控製下去探礦,並開采樣品回來進行分析,大量機器人冒出來,開始準備建造太空港。
單靠現在設施可建不了艦隊。
“大白,去把軌道采集器部署一下!我下土衛六看看!”
一艘試驗品遠航戰機,從打印艙裏緩緩駛出開始下降,衛朗基於收割者科技,從新設計一款特別地高機動太空飛行器,它看上去就像是一把棱形飛鏢。
所以,衛朗為它取名為:飛鏢-T1型戰鬥機。
尖端采用收割者近戰光刃,整體就像是啄木鳥頭骨般,能承受150千米每秒衝擊。
讓戰鬥機,就像是飛鏢般射入敵艦內部,自身外部厚厚裝甲光滑結實,對於能量武器有一定防護作用,也可以很好的抵抗動能武器。
底部裝甲打開還能釋放一門光炮!
現在,他打算下去看看能否抗住木衛六惡劣環境,收集數據。
看一眼渾濁的大氣層,沒什麼好怕的,戰鬥機直接單機突入向地表靠近,作為實驗品他還添加些東西,比如能探礦掃描什麼的。
“哢嚓!”進入大氣層第一聲響雷,就炸響在不足五百米處。
雲層呼嘯而過,不到半分鍾已經看見地表冰麵,戰鬥機自身供熱係統提高功率,用來抵抗空氣中的低溫嚴寒,衛朗緩緩減速貼地麵飛行。
探測器開始掃描,尋找一切有用資源。
氮、甲烷、乙烷……用處並不大,如果用化學火箭遠航他會很開心。
但,即將建造的氚聚變引擎燃燒的是氚,要是土衛六到處都是液態氚還行,但那種保存不久珍惜資源,完全不會累積到那種程度。
土衛六並沒有海。
儀器顯示,基本就是甲烷和乙烷湖泊,感覺讓人興致缺缺。
“這是……”探索半日後,衛朗有些比較特別的發現,在一片冰層下存在超巨大不規則個體,他卻並不需要仔細探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