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 / 2)

大明。

當朱元璋問出這個問題之後,所有人全都是下意識的看向胡惟庸。

畢竟大明現在的丞相,就是胡惟庸。

而胡惟庸此刻也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急忙第一個站出來回答道:

“上位,趙高敢如此囂張,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秦二世太過昏庸無道了。”

“丞相隻是帝王的臣子,君為臣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皇帝才是這個國家至高無上的主宰,趙高指鹿為馬,就是一個無父無君不忠不義的逆賊。”

胡惟庸的話音剛落,身後就跪下了一大片官員,為胡惟庸搖旗助威:

“丞相說的對!”

“丞相不愧是我大明肱骨,所言所行,皆為至理名言。”

“...”

朱元璋見狀,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似開玩笑般說道:

“依咱看,趙高敢如此,是因為丞相的權力太大了。”

“曆朝曆代出現過多少權臣?而這些權臣無一例外,都是身居丞相之職位。”

“呂不韋,曹操,諸葛亮,霍光,這些人哪個不是丞相?丞相以臣子之職,卻做帝王之事,甚至能直接攔下奏折,獨自處理,你們說這是何道理啊?”

胡惟庸不知不覺間,已經是滿頭冷汗。

不知道為何,他今天總感覺朱元璋的話,好似是若有所指,難道是自己處理的奏疏,沒有讓朱元璋滿意?

眼見朱元璋目光再次望來,胡惟庸腦袋急速轉動,而後說道:

“自古以來,丞相都隻是輔助帝王處理政務的官職。”

“上位日理萬機,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自當臣下代勞,要不然因為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打擾到上位,那才是臣下的罪過。”

“丞相總領百官,輔助帝王開創盛世,在曆史上,不隻是有權臣丞相,還有很多賢相,幫助帝王治理國家。”

“管仲,蕭何,房玄齡這些人為天下太平,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臣以為,趙高之患,不在於丞相,相製無錯,錯的是趙高和秦二世。”

“臣附議!”

“臣等附議!”

如今的胡惟庸,已經在朝中根基深植,在各部門幾乎都有自己的同黨。

每次上書,總會有黨羽搖旗呐喊,給人一種胡惟庸一呼百應的感覺。

“好,好一個相製無錯,錯的是趙高和秦二世。”

朱元璋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些許微笑,好似對胡惟庸的回答十分滿意,而後又說道:

“惟庸啊,你可要好好輔佐咱,咱還要開創洪武盛世呢!”

見到朱元璋露出笑容,胡惟庸輕鬆一口氣,而後急忙說道:

“上位放心,臣必然竭盡全力。”

胡惟庸以為此事就此揭過,隻是他卻沒有發現,朱元璋雖然笑容滿麵,但是眼底卻是沒有絲毫的笑意,甚至有陣陣冷芒,不斷浮現。

...

【秦朝滅亡罪因之三,秦末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以及此起彼伏的梟雄,將秦朝徹底覆滅。】

【秦二世元年七月,秦二世大舉征兵戍守漁陽,陳勝吳廣等一行九百多黔首,在兩名秦吏的押送下,日夜兼程,趕往漁陽。】

【可惜,天公不作美,戍卒們在行至蘄縣大澤鄉之時,突降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斷,無法通行。】

【眼見行期將至,眾人紛紛著急起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因為按照秦律,凡所征戍邊兵丁,不按時到達指定地點者,當斬!】

【隻是此時道路斷絕,再想北上卻已絕無可能,所有人都在絕望中等待,等待著失期被斬!】

【陳勝雖然也是黔首,但是少有大誌,曾言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眼看著即將命喪於此,陳勝自然不願意坐以待斃,生死關頭,他決定豁出性命,幹一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