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還是被我無意中發現了,小小的人兒一個人躲在角落裏,自己給自己擦藥,膝蓋都摔破了,一聲不吭。那個時候他才十歲啊,那麼小小的身子,渾身顫抖著給自己擦藥。”
“我實在看不過去,見他後背自己擦不著,就蹲下給他幫忙。嚇得他直接躲了起來,當時那個眼神讓我永遠都忘不了,後來我才留意到了他。”
“怎麼會?是被人欺負了?”小雲很是好奇,孟逸楓聽說家裏就他一人,應該是從小被寵到大的,怎麼就會被人欺負,而這孟司農看著也不像是會任由家裏人欺負自己孩子的。
“其實楓兒並非我的親身孩子,他是我大哥的孩子。也是太傅之子,也是我大哥的第一個嫡子,隻是生他後才兩年,我大嫂就因病去世了。大哥為了有人能夠照顧好孩子後來就續弦了。”
媽呀,這妥妥的有了後娘就有了後爹?小雲心裏已經腦補了一出大戲。
“我們一直以為孩子小,而他的繼母也是良善之人。隻是後來她有了自己的孩子,而楓兒也越來越調皮搗蛋,後來算是改了,可是又變得特別膽小,懦弱。”
可不就是嗎?剛開始的捧殺,想叫孩子學壞。後來有了自己的孩子,對他開始忽視了,又讓他變得敏感,一個幾歲大的孩子,從捧在手心裏,到可有可無,性格可不就變了?
小雲覺得自己似乎了解了真相,畢竟電視劇裏麵這種事情可不少。
“後來楓兒做了太子的伴讀,一直聽說傻傻的呆呆的,不過好在沒有犯什麼大錯。”
“我也是從那次看見他受傷後,才開始多關注他的。在宮中給太子伴讀,別人都覺得他傻,可那又何嚐不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回想起那段時間他發現的一些事情,孟司農就覺得特別慚愧,怎麼就沒有早一些發現?
“原來一切都是表象,他那嫡母,總是背地裏折磨著楓兒。我也曾管過幾次,卻沒有什麼效果。”
“後來還是我夫人,她提出將楓兒過繼過來!”
“我與夫人曾經有過一個閨女,幾個月大卻夭折了,後來一直無法生育,夫人鬱鬱寡歡。”
“後來她聽了楓了事情,主動與我提議,我一合計,就將楓兒給要了過來。”
“也是那幾年,楓兒給我與夫人帶來了許多的歡樂。”
“隻是後來夫人病情嚴重,撒手就這麼走了。楓兒小小年紀天天想辦法逗我開心,也讓我終於走了出來。”
“曾經我們一度以為是楓兒天性笨,也隻希望他能健康快樂就好。誰知道他後來居然向我辭行,說他想要闖蕩江湖!”
“也是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的楓兒有多麼的聰明,他一直都是在藏拙,小小年紀的他早就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了。”
接下來的事情,小雲差不多也猜到了,十多歲的年紀,一個人踏遍山河的每個角落。因為沒有人在意,沒有什麼牽掛,也不想被困住,永遠的裝傻,所以選擇遠走他鄉。
小雲聽完,有同情也有佩服。古人果然早熟,那麼小就要為自己活命而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