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雜與恐慌在他身邊爆發,人們總是會為熟悉事物的消失而感到驚恐。即使人聯與每個大型組織一樣早對此類情況有所準備,但無論是新網絡的框架搭建,還是舊數據的保存遷徙,都不是一句兩句能說完的事。

此刻,人聯權力核心中唯一還保留著決策權的人知道,真正的動蕩降臨了。

他的眼睛能看到那災難的必然性。

從很多年前開始。

……

不得不說,雷廷的確挑選了一個好時機。

星網的全麵斷連讓整個銀河都飛速亂成了一鍋粥,不受影響的大概隻有部分星表土著文明,但凡是星際文明,如今都一團亂麻。

民眾的不安,官員的焦慮,軍隊散落在星空中得不到導引,各星區之間斷開聯係……

依靠星網建立的信息技術全數失效,靠星網龐大數據庫支持而進行的現實工作如流動人員統計、輕微疾病的家庭化治療、商業趨勢預測、文檔編寫時的聯想詞自動篩選……等等等等,這一切都猝不及防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了。

與此同時,也有大量違法犯罪人員開始渾水摸魚。

一時間,秩序文明人人自危。

在接下來兩個月裏,雷廷親手毀滅了數十上百顆行星,在星網停止服務的大背景與他的物理信息封鎖之下,沒有一顆的求救信息成功傳達出去。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人為災難,沒人會在他的行為下獲得補償,所有汙染程度會讓‘靈思’發生異變的人群都迎來了公平的終結……

而上千億人就這樣輕易的死了,他們的死亡甚至沒有被任何程序與書麵文件記錄,而那一次次死亡,也短暫到近乎輕盈。

可雷廷的心情,卻一天更比一天的沉重。

‘解限體’,‘雙S’,這個身份帶給他的那份強大感知力,讓他記得住每一場由他親手引發的災難,以及災難中人們的絕望。

‘不動’從未有一次這樣全功率的運行著,麵對這一切,他全然心如止水——

——大概。

第一次親手毀滅目標行星之後,他品味著熟悉又陌生的痛苦,發了半天的呆,一頭紮進附近恆星裏待了好幾天。

第十次親手毀滅目標之後,他鬢角黯淡的銀絲已然開始浮現於發絲表麵。

第二十次後,他在恆星日冕的灼燒之痛下思考了很長時間,發現作為‘解限體’那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讓他忘不掉任何一張死在他手裏的臉。

第三十次之後他就沒再讓自己陷入過痛苦之中了,大概。

因為他沒那麽多時間去後悔去愧疚,他總是沒時間的,以前他沒時間娛樂,後來他沒時間柔軟,現在他沒時間讓自己擁有感性。

——如果這世界需要一個劊子手,而屠刀之下的人幾乎不可能明白他們的命運早在他們出生前幾十萬年就已經決定了,那麽,你會為了某個不知是否可以達成的美好未來,而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揮動屠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