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星議會’不知道他的想法,沒人能搞明白雷廷在想什麽。
它們隻是在內部意見達成統一後,繼續講述關於‘科密斯特’的故事。
……
變成一顆滾動的宇宙大菌子,的確是那個文明半數以上成員的決議結果。
但是,那個在戰爭中絕望、又在戰爭中獲得新生的文明,它們把自己改造成這種東西,並不隻是為了給自己找到出路。
——‘如果能成功的話,就和其它活不下去且自願選擇同意的種族融為一體,和它們一起活下去吧。’
名字都早已失落在久遠歲月之前的文明中,最後的生者們,向投票係統中輸入了自己的選擇。
那些按如今標準算得上‘類人’的生物,在那時已經被連年戰爭與剛剛砸在自己頭頂的環境汙染武器,徹底斬斷了未來的希望。
與其它弱小文明互相爭鬥、互相吞並、互相融合、互相扶持而生的它們,最後一次向命運舉起戰旗。
——難道弱者沒有存在的權力嗎?
——難道傾軋存在已久,它就是正確的嗎?
被燃燒的森林決定發起最後的抗爭。
被碾過的塵土,拒絕向命運低頭。
為保護生命的延續,一個計劃就此誕生。
它成功了。
此後,廣發消息的新生命,在一段漫長的時光中接收了不計其數大大小小的文明種族。
有的生來便被奴役,好不容易等到主使文明逝去,卻又在宇宙中蔓延的戰火裏遭受波及而變異,失去了自己的繁殖能力。
有的從未低頭過,卻因無力而在反抗中消亡,隻剩寥寥幾個老弱病殘。
在那個時代,宇宙中隻有基礎形體由碳鏈組成的碳基生物。
脆弱的、痛苦的碳基生物們,它們竭盡全力想活下去,卻一次次重複著前輩的失敗,在絕望中迎來自己的結局。
那麽,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它們的故事永不結局……
又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它們即使消亡,也能被銘記?
——無名的文明,向與自己一樣弱小無力的眾生,伸出援手。
吞並,融合,新的成員加入。
‘自今時起,你我永非敵手。’
‘新的同胞,我們共度時艱。’
在絕望之中,眾生的理性與感性達成了一個微妙卻堅韌的平衡。
它們的道路被證明是正確的——至少是階段性的正確。
白色的菌株,白色的世界,白色的希望,那看似潔淨的未來……
在光譜之中,白色是永恆的寬容萬物之光,而那棵真菌的顏色,正是最靠近此等真理與仁愛之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