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儀從心底覺得荀彧的計劃有些托大,但這種想法並不是來源於客觀判斷,而是主觀上不願意乘氏再次陷入戰火中罷了。
李儀希望李整出聲說兩句,比如「請曹將軍在乘氏留置部隊」之類。
李整卻完全沒有將計劃可行與否放在心上,當下隻告訴李儀:“曹將軍回信說軍糧上繳一半,士兵自行處置。既然如此,我便分兵一千給你,附加一千五百斛黍米。如何?”
李儀從李整的話中沒有聽出半分溫度,一臉不悅道:“大哥說什麼自然就是什麼……”
李整也不在意,在得到程昱點頭後當下就要出帳進行士兵分配工作。
李儀跟在後麵拉住李整的胳膊埋怨道:“大哥你也聽見了,曹將軍要將咱們這作為橋頭堡,萬一呂布打過來……”
李整側過半張臉,正好看見程昱想要起身,當即眉頭微蹙並將聲音提高了三分,對著李儀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什麼好焦慮的?”
“難道你又要眼睜睜看著進哥、輝哥他們去和呂布戰鬥!?”
“李儀!”
李整直呼其名讓李儀如遭五雷轟頂。
程昱麵無表情緩緩坐下,如同考核官一般靜靜看著二人。
李整用手指抵住李儀的心口,一字一句道:“執,行,命,令。”
“……”
“是……”
李儀目送李整走出大帳,轉身回到案前清理東西。
程昱起身給李儀讓出位置,並說道:“你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李儀沉默不語,隻是點了點頭。
程昱掀開營帳,給李儀留下行軍打仗第一條鐵律:
“將領可以有很多,但是主帥隻能有一個,你可記住了。”
……
興平二年春三月。
曹操終於親自帶領大軍來到乘氏,李整、李儀帶著李家眾人以及縣令劉俊集體迎接。
然而曹操下馬後第一件事卻是向李整、李儀問道:“李乾靈位在哪,我要親自祭奠。”
“……!”
曹操、荀彧、夏侯惇、曹洪、程昱依次進入祠堂,對著李乾的靈位、李家的先祖,以及在上次大戰中犧牲的李氏部曲進行祭拜。
李整在一旁執香,待眾人祭奠完畢後跪倒在地,動容道:“屬下必不惜性命,為將軍鞍前馬後!”
曹操扶起李整好生安慰,又看向李儀抱歉道:“之前在鄄城中我舊病複發,難以禦事。禮數不周之處,還請見諒。”
李儀本對曹操的計劃頗有微詞,心中不滿。此刻卻見曹操涕淚滿襟,心頭一軟,也跪在地上納頭拜道:
“將軍對我李家恩重如山,我與兄長定會為將軍除掉呂布,將兗州雙手奉上。”
曹操笑著扶起李儀,糾正道:“是你李家待我恩重如山,我曹操永生不忘。”
眾人回城後,劉縣令依照律令上繳了縣城所應承擔的糧賦,又指著多出來的大部分糧食向曹操彙報道:
“下官無能,此地所有糧稅均為李氏一族提供,還望州牧明察。下官身為一縣之長,連相應義務都無法完成,再無顏麵與州牧說話。下官願辭官回鄉,退位讓賢。”
曹操歎息道:“我能被你稱作一聲「州牧」,心中已是感激不盡。我自進城以來,看到這縣內居民接踵而行,人民安居樂業,實乃縣令之功。至於去年蝗災連累,按本朝律令,災害應由三公承擔主責,又豈有罷黜父母官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