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闡工程

問題:水閘大多都是通過GPS采集坐標定位標繪的,但標繪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很多,如標繪過長或過短,明顯與水閘的合理長度不符,有的明顯掉進了水裏,沒有與水係岸線相咬合,與堤防工程相連接的閘沒有與堤防接邊,標繪位置、方位錯誤,沒有與渠道相交等。

處理方法:水閘標繪要與水係岸線或軸線以及渠道相交,不能與水係岸線或渠道重疊標繪,如果底圖沒有水係岸線、軸線、渠道時,空間關係可設為例外。與渠道相交的水閘,注意水閘的長度應考慮實際情況,渠道很窄,水閘也不要畫的過長。與雙線水係岸線相交的水閘,一定要保證水閘兩端與水係岸線相咬合。對於水閘與堤防平行的情況,要確認實際是否與水閘銜接,如銜接,則將堤防斷開,水閘與堤防做接邊處理,如不銜接,那麼空間關係出現的錯誤設為例外即可。

3.堤防工程

問題:同一名錄分段標繪或提取的堤防沒有接邊,點取時仍顯示分段的,堤防與水係岸線存在相交,堤防與水閘相連時沒有接邊,堤防名錄沒有分左右岸或標錯左右岸,有的堤防沒有劃到縣界,有的堤防劃出了縣界,堤防線段不平滑,有多餘線段等。

處理方法:按照實際情況,不管是手動標繪的還是提取的同一名錄下的堤防一定要做接邊處理;堤防遇到渠道或單線水係軸線不用斷開,數據校驗空間關係錯誤設為例外。同樣,提示堤防沒有與擋水設施銜接,如果確實不存在水閘,也無需修改,設為例外。對於出縣界與未劃到縣界或有多餘線段的堤防一定要按要求修改。注意堤防標繪位置與導入名錄一致,並且名錄要區分左右岸等。

4.灌區工程

問題:灌區邊界標繪不規範或不標準,存在多餘線段,同一名錄下的灌區沒有接邊;灌區中非灌溉地塊、山、樹林、河流及村莊,扣除的邊界不規範;到縣界的灌區按照縣界裁切邊界不標準;灌區存在相交與重疊,灌區所標繪麵積過小或過大等。

處理方法:標繪時要注意灌區邊界線要按照田塊的邊界線走向標繪,不能橫跨或斜切田塊,並且按照標準扣除灌區內非灌溉地塊、山、樹林、河流及村莊,扣除的村莊邊界不要過於折角過多,適當的綜合取舍;灌區劃到縣界,會自動沿縣界裁切,多餘的小麵都要刪掉,村莊與河流交界處多餘部分刪掉。對於大型灌區標繪容易死機,要分塊標繪,然後進行接邊處理,標繪過程中注意不要有相交與重疊現象存在;對於灌區標繪麵積要參考灌區普查表進行標繪。

5.渠道工程

問題:標繪的幹渠沒有和河流的主幹渠道連接,支渠沒有與所屬幹渠連接;同一名錄下的渠道沒有接邊;渠道沒有坐落在灌區工程內等。

處理方法:渠道與渠道未連接的問題,需要在相交處增加節點,重新咬合;渠道與水係岸線或水係軸線相交一定要互相咬合在一起;不管是自動提取的還是分段手動標繪的渠道,屬於同一名錄的一定要做接邊處理;由於灌區要扣除非灌溉地塊、渠道年久失修已喪失灌溉能力等原因,致使渠道沒有落在灌區工程內,無需做修改,寫書麵說明即可。

6.河湖取水口、排汙口

處理方法:采集坐標錯誤,沒有落在水係軸線或岸線上等。

對策:河湖取水口、入河湖排汙口都進行了外業GPS定位,但並不是定位上圖後就不處理了,由於采集誤差,需要將標繪點手動挪到水係岸線或軸線上。此類錯誤可以通過數據校驗進行檢查,挪動時一定要與水係岸線或軸線相咬合,直至不再出現此類空間關係錯誤,但下發底圖中確實缺少水係岸線或軸線的,要附有書麵說明。

7.對於其他一些屬於點狀類型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