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水利普查辦公室 武占昆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麵摸清水利發展現狀,實現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和保護,國務院決定從2010年至2012年三年的時間,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新中國成立60年來首次水利普查,此次普查是一次基礎性、開創性的工作,我有幸參加了豐寧滿族自治縣的水利普查工作,頗有感觸。
2010年7月29日我縣成立了縣級水利普查領導小組,8月10日成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水利普查人員全部到位,參加培訓和宣傳,豐寧滿族自治縣水普之歌正式拉開帷幕。
我們通過統計局、工商局、農牧局、26個鄉鎮搜集整理水利普查相關資料,2010年底完成了普查動態指標台賬填報單位的清查登記,並印製了普查輔助台賬,發放到各用水單位及用水戶。2011年第一天,我們135名普查人員全部在工作崗位上,開始調查對象第一次用水量記錄。
水普之歌———春的篇章就這樣上演了。
豐寧滿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北部,承德市西北部,南鄰北京,北靠內蒙古,地處燕山北麓和內蒙古高原的南緣,屬農牧交錯區。全縣總麵積8765平方公裏,是潮河、湯河、天河、灤河、興州河五大河流的發源地,是供北京、天津用水的重要水源地和首都的生態屏障,具有京津上風上水的區位優勢。縣域內有陡峻的高山,舒緩的丘陵,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湍急的河流,可謂峰高穀奇,草豐林茂,天藍水清,物種繁多,山霧飄繞、景色宜人,是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秀麗山川。複雜的地形地貌,給風蝕和水蝕調查帶來眾多不便的同時,也讓小夥子們盡情領略了豐寧的大好河山,在他們氣喘籲籲地登上拍攝最佳遠景照片的製高點時,扯下脖子上的紅絲巾用力地揩去滿麵的汗水,放眼望去,找到調查單元進行遠景和近景拍攝,找準小班的邊界,化整為零,兩人一組,將衣領和褲腿係緊後開始鑽入叢林和草地、田間進行GPS定位。他們踏著晨露、迎接朝陽、頂著烈日、冒著風雨、踩著泥濘、攀著高山、披著荊棘、淌著溪水、送走夕陽、浴著月光,回到家中已經很晚了,但他們還戲謔地說:“豐寧的土地,一般人一輩子不去的地方我們都去啦,我們這麼年輕,竟會有如此的閱曆,此生該知足了。”8個小夥子這種以苦為樂、苦中尋樂的精神感染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我們8個小夥子實行半軍事化管理,頂風冒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圓滿完成了水保風蝕、水蝕調查工作,並代表河北省接受國普辦的抽驗,水蝕成果得到國普辦的肯定和好評。
春灌開始後,我們分成四組每組12個灌區測量灌溉用水,分別利用了浮標法、流量計、耗電量法、耗油法,同事們苦中求樂,說說笑笑,幹得熱火朝天,就這樣迎來了迷人的夏天。
豐寧的夏天是最美麗的,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放眼望去,滿眼綠色,我們開始了水利工程的普查工作,一條條堤防,一座座水庫、測量長度、定點定位,忙得不亦樂乎。7月1日,省領導張金堂、耿惠芳、杜維素在市局宋秀清局長和毛主任等人的陪同下,來我縣檢查指導工作,檢查外業時到達平頂山調查單元點,嘹亮的歌聲在山穀中回蕩,我們順著歌聲來到山頂,原來是水務職工和平頂山雷達站官兵共慶“七一”,我們加入了這支隊伍,唱了紅歌,重溫了入黨誓詞!在雷達觀測塔下省、市領導和徐局長交換了工作意見,我們既完成了工作,又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清查錄入工作更是夜以繼日,由於係統忙我們經常夜間加班,一個通宵熬下來筋疲力盡,從不早起的小夥子說:“今天起得真早!”逗的同事大笑,趕走了一身的疲倦,開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我們的王主任孩子中考,丈夫在外地工作,每天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孩子中考那天都沒顧上給孩子做飯,她覺得愧對孩子,我們所有的同事對她都產生了無比的敬意!水普之歌———夏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