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是上輩子,這生她隻是盛南星,前世的記憶係統肯定有所了解,她不會告訴其他人。

“星星,這件事隻有我們三個人知道,也隻能爛在我們三個人的肚子裏,其他人包括你爺奶都不能透露”盛建業收起了以往的吊兒郎當,一臉正色地道。

“阿寧,這件事關係重大,你可不能嘴巴一禿嚕去說了”又提醒提醒自己媳婦。

林曉寧可不是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人,這麼大的事,星星是信任爹娘才說的,自己肯定不會亂說,就算是親爹媽也得靠邊站,少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分保障。

一家三口平日裏看著是懶懶的,但還是有點腦子的,三人拾柴火焰高,為了後麵的事情能夠順利進行,以及遮掩物資的來源,悶聲發大財是第一準則。

所以做事要以低調為主,也不能低調過頭,穩字當先,保持跟平常一樣的節奏就行。心裏在激動也不行,讓人看出端倪就完了。

“星星是通過學習換取物資的,可以用係統學習”

“差不多吧,學了麼係統的功能就是這樣吧”差評,身為學了麼係統,居然不與時俱進,給自己發每日簽到福利,要不是自己聰明,爭取到了福利,那自己得多吃虧啊,那麼多東西白白錯過,將會是多麼心痛,嗚嗚。

盛建業雖然覺得現在學習沒有什麼用,這一點可能是他目光短視了。

隻不過他聰明地知道這個係統找上他家星星,讓她學習,說明學習還是很重要的,眼下無用,並不代表將來,說不定將來學習就吃香了呢。

不得不說,盛建業的話成功地照應了未來,等到七七年,學習的春天即將到來,知識的種子又一次生根發芽,煥發新生,長成無人能夠撼動的參天大樹。

知道了學了麼係統的存在及其運作原理,盛建業也想到了關鍵的一點,不能暴露物資的來源,熟的食物還好,生的怎麼辦。合理化的盡頭是分家,那樣自己做飯,不會被人看到不合理的食物,眼下糧食緊張,很少有人挑在飯點上門,那樣就不是聊天了,而是上門打秋風了。

盛建業和林曉寧琢磨著怎麼分家,一般來說分家意味著勞動力的減少,隻能靠自己,摸魚意味著連飯都吃不上。

換做以前,盛建業是半點都不敢提分家這事兒的,而且爹媽都在,信奉人多力量大,團團圓圓才好,貿然分家隻會引起反對。

找一個合適的切入點,逐步針對、深入,盛建業決定以盛南星上學一事向盛爺爺和盛奶奶申請。

成功的概率極低,不過盛建業並不沮喪,相反概率越低才好,家裏人越反對,他就越鬧,在家裏鬧得個天翻地覆。

他很清楚自己的兩個哥哥,一個憨厚,一個精明,但麵對自己利益受損的情況,絕對不會忍氣吞聲,每個男人都要為自己的家庭遮起風雨,正如他現在想要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