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戳中了心事,大家的臉色都不好看,心裏是怎麼想的,不重要,反正沒人知道,但是大咧咧地將那些小心思說出來,隻有一個詞,尷尬。
這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心裏了解就行了。
老大家、老二家見自家被拉下水,心裏也嘀咕起來,他們各有各的理由,分家有分家的好,不分家也有不分家的好處。
大房有三個兒子,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盛建國和王秀珍再能幹也忙不起,分家後看著是獨立了,可作為長子,爹媽照樣是要跟著自家過的,勞動力是多了,但是上頭照舊頂著個婆婆,王秀珍還是得伏低做小,還不如不分家繼續過唄。當然,分家也不是不行,起碼也等到自家兒子成家之後,這樣自家才不吃虧。
盛建軍和田春娟這對夫妻就是堅定的分家黨了,在他們看來,三房就一個丫頭將來花不了多少錢,而大房就不一樣了,三個兒子得花多少錢啊,還不如照老三說的,提前分家,當然槍打出頭鳥,有老三在前麵衝鋒陷陣就行了。
想不到他也有看走眼的那一天啊,這些日子老三明顯心裏在憋著什麼壞呢,他本來沒怎麼放在眼裏,沒想到老三出手就是一個大招。
盛爺爺覺得這麼多年自己和老伴兩個人辛辛苦苦養活了三兒一女,老了老了,三個兒子各有各的如意算盤,覺得自己這個爹處事不公正,偏心眼兒,自己還活著呢,兒子就想著分家了。
他這個老頭子還是要麵子的,與其鬧的整個家不安寧,不如和平解決,分家的引子是老三家閨女上學的事,同意了說不定就不要分家,可就怕老三得寸進尺,老大、老二有樣學樣,那這個家還能過下去嗎,與其落得一身埋怨,得不著一點好,還不如分了家,各過各的,誰也礙不著誰。
許是年紀大了,不舍得分離,盛爺爺還是希望不分家的,提出三房先回去自己合計合計要不要分家,過幾天采取投票製,決定要不要分家。
盛奶奶倒是一聲不吭,分家是大事,這種時候她跟自家老頭子一條心,畢竟他們才是要過一輩子的人。
回到自己的屋,幾家都聊了起來。
盛建國媳婦王秀珍道,“建國,你說這次家能分成嗎?老三也真是的,鬧這麼大,好端端的日子不過,上什麼學啊”好歹等她幾個兒子成家之後再說啊。
盛建國道,“要是不鬧大,爹娘能提出讓我們討論分不分家嗎?他就這麼一個女兒,當然要為她考慮了,不過現下女孩上學,還不如花點錢去學點手藝,有了一技之長,日子不會難過”
盛建國認真思考了一下,自己沒有女兒,隻有三個兒子,說實話不管男女,上學還不如學門手藝,但手藝也不是那麼好學的,非親非故,吃飯的家夥什兒誰肯教給你啊。
“要是不分家日子照常過,要是分家了,幾個小子也大了,前些年咱們多吃吃苦,把幾個小子忙活起來,有爹媽幫襯,幾個小子大了掙得工分也多了,以後的好日子長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