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這樣煮,盛奶奶是看不過去的,在她老人家看來,精糧是要留著的,要不換錢,要不逢年過節招待人,平常那舍得吃啊,就算是紅薯和粗糧煮的粥,也不會像林曉寧煮的那麼厚實,這得要多少糧食,雖然不是水裏撈糧吧,起碼是偏稀一點的。
這也是當下農戶人家做飯的常態,農忙,人辛苦要補充營養,飯就要做厚實一點兒,油水也要比平常多,人才有力氣幹活,這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下地的時候,飯就要做少點,油星也很少,要留著以後。
林曉寧接過盛建業他們兩個人為她打包的餃子,高興了不少,“你們爺倆還算有良心,沒背著吃獨食,吃好的也沒忘了給我帶”
“哪能啊,媽,你上地這麼辛苦,我們怎麼舍得獨自吃好的呢?您可是我們家的功臣啊。”盛南星上前自然地摟著林曉寧的一隻胳膊,作勢搖了搖,討好道。
盛南星知道自己上學,不用下地,盛建業又借著送自己和偶爾請假背著人去“投機摸把”,上地幹活的次數是比不過林曉寧的,當然盛建業力氣還是比林曉寧強了點的,他們掙得工分一半一半吧,反正村裏人都不怎麼看得上眼。
誰不愛聽好話呢,林曉寧的毛被擼的順順的,把餃子放在爐子上熱著,又招呼他們喝剛燒好的粥,畢竟走回來也挺累的。
盛建業雖然在國營飯店吃了餃子,可走了這麼遠的路,體力消耗了不少,就又勻了一碗粥喝,緩緩一天的疲勞,盛南星精力是消耗的差不多了,但是她現在越累越沒有胃口,實在是什麼都不想吃。
林曉寧看他們在縣裏待了一天,也挺好奇的,隻是她嫌走山路累,就沒去,問“你們今天去縣裏除了去縣一中交錢、拿書,然後買了餃子,還去哪裏了?”
盛建業搭話道,“我們去的太早了,學校答應給南星住的那個小單間沒有鑰匙,沒能進去看,我想著南星一個人在縣城裏也不方便,就想咱家不是能掙錢了嗎,存款也不少,就想在城裏買個房子,這樣我們去看南星的時候,也有個落腳地,做生意的門路也能多不少,隻是沒找到合適的”
“在縣城裏買房?”
說實話,林曉寧並不看好這樁買賣,城裏買房固然好,戶口能從農村轉進城裏,還有油糧供應,在城裏行走也方便很多,不用經常揣著介紹信,但是縣裏生活的都是吃公家飯的,雖然現在掙了錢,可還是有些不穩定,他們農民的根始終在田裏。
“建業,如果買了房,你想轉戶口嗎?咱們夫妻兩又不是工人,在縣城裏啥都幹不了,你這個‘投機倒把’的活又不是那麼穩定,南星的物資也不知道哪一天斷了,咱家的錢不能在買房上全部霍霍光啊。”
這方麵,林曉寧還是看得比較長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