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花錢的還是煙酒,酒兌水是常態,一般酒水八二分,拿一半酒兌一半水太明顯了,爺們一嚐味就知道了,這事大家雖然是心知肚明,可也不能做的太明顯,丟麵子。

一頓席麵一般要持續個幾天,少不了家裏人操持,還有媳婦回娘家拜年,這意味著過年前後幾天都不輕鬆。

大年三十,所有人聚在正屋吃飯,盛爺爺作為家裏最大的長輩,即使分家了,影響力也是在這兒的,由他第一個發言,總結過去一年的日子,盛南星是被提起最多的,畢竟是家裏的第一個大學生,還是名校,身份地位自此就不一樣了。

接著就是盛建國和盛建軍兩兄弟,在大隊裏掙的工分也是排在前麵的,盛爺爺自然誇了誇兩個兒子,至於兒媳,介於已經分家了,也是一筆帶過,其他的由盛奶奶這個家裏活的一把手補充,也算是其樂融融。

盛建業算是其中的異類了,林曉寧因為照顧盛南星有她一份功,在盛奶奶誇兒媳的時候得到了幾句話,盛建業則不然,因為他戶口轉走了,不用在田裏幹活,盛爺爺也不知道他幹啥,也沒有什麼話好誇,人老成精,其實他心裏隱隱約約對盛建業在幹什麼有個數,不過分家了,他這把老骨頭也不想幹涉他們年輕人什麼事,省的討嫌,這些猜測他連老伴兒都沒說。

有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利於家庭和睦,何必斤斤計較呢,他看著自家老三至少在這方麵還算小心,都這麼久了,也沒什麼事傳出來,也算是把自個兒的日子過起來了,至於其他的,他可不會插手,左右盛南星已經考上了大學,大好前途就在眼前,盛建業就算不成器,將來也能靠女兒,起碼出路是不愁了。

盛爺爺表麵看不出來什麼,實則內心波濤翻湧。

盛建業也知道自個兒在他們這些不清楚的人麵前,就是無業遊民,是沒什麼好誇的,也沒有生氣,畢竟他現在是猥瑣發育,苟著發財,總有一天會驚豔眾人,他現在的努力是為將來的輝煌積累經驗資本。

盡管現在不為人所知,但隻要時機一到,他的生意就可以透露一兩分了。

這個年代農村的娛樂活動極少,即使是過年,吃完飯了也沒有什麼事幹,像後世過年必備的活動,如看春晚、打麻將……這時候還沒有出現呢,物資匱乏的時代,忙碌於生計,是很少有時間耗費在娛樂活動上的。

因此,吃完飯,把碗筷收拾幹淨,桌子擦了,願意守夜的人就守著,想睡覺的就回去休息,盛建業是熬不住的,他們一家三口都不是願意幹等著的人,都回房躺炕上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