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建業沒有上來,盛南星和林曉寧一起進了自己的宿舍,開始鋪床,打掃衛生,床是上下鋪,一張大桌子放在床中間,作為學習的地方。
她來得很早,是第一個到的,收拾好後,她們關上門下樓了,盛南星和父母道了個別,開始了大學的新生活。
本該回去的盛建業和林曉寧並沒有去買車票,踏上回程的旅途,而是又續了兩天招待所的房間,在京市的市集、攤子、商店到處收集信息,他聽盛南星說過京市機遇多,有眼光的人很容易撿漏,但不是所有人都是行家,大部分人都是淪為被宰的一員,他沒有這個眼見和能力,自然不會來趟這趟渾水。
他也看到了友誼商店,這是京市唯一涉外商店,普通人是進不去的,隻有持有外彙劵的外國人才能進去,這賺的都是外國人的錢啊,聽說這裏麵的都是市麵上見不到的東西,都是各個地方的精品,有中國的商品,也有外國進口的貨物,這些對普通人來說,都是夢中才能出現的的東西。
他和林曉寧去了好幾家國有商店,主要是服裝區,這裏的衣服無論是質量還是款式,都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擬的,更別提還有他們那兒沒有的高級化妝品、首飾等等,在無法滿足溫飽的前提下,這些非日常所需品自然不是他們會買的,沒有足夠的需求,那兒的供銷社也不會幹賠本的買賣,進這種半年都不一定能賣出去的產品。
衣服的式樣很是新穎,可以給人一些關於設計方麵的借鑒,布料除了流行的的確良,也有一些不知道材料的新式布料,還有紐扣上也做了翻新,都是以前沒有見過的,然後就是小孩子喜歡的玩具,有鐵皮青蛙、口琴、變形玩具……
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他們看的是眼花繚亂,這兩天的觀摩豐富了他們的閱曆,回去之後,他們夫妻照舊住在市裏,現在私人做生意正處在一個模糊的界限,盛建業在盛南星的告知下稍微放開了手腳,加大業務開始買衣服,得益於林曉寧改版的設計圖,他們找人做了不少衣服,款式貼近京市和滬市,果然賣的不錯,他沒有一味地盯著本市的市場,二是將需求放在了更遠的地方。
隻是礙於錢不湊手,遲遲未能進行,現在還是不急著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
盛建業和林曉寧搞錢搞得風風火火,盛南星在學校裏也沒有閑著,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時不時去泡實驗室,隻是實驗室對學生不常開放,所用材料也不是她能用的,還是係統空間好,隻要有積分,就能無限次使用,她的大學生活過得極其平淡無奇,就這樣按部就班地過好每一天,對於自己來說,生活不是小說,她不是女主,小說裏終究是小說,平淡才是真,她在係統幫助下有了選擇人生的權利,卻不想一輩子靠著係統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