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年十六年七月,南夏派遣使者前往北申談和失敗,使者當場被殺。
使者被殺的消息足足半月才傳回上都,半月時間,北申早已集結足夠兵馬,直逼南夏邊境。
南夏收到使者死訊便立即召集各個地方的軍隊前往邊關支援,可終究是晚了。
南夏因未來得及調遣軍隊,使得各關失守,節節敗退。
皇帝便派人以割地、和親等條款求和,卻遭到拒絕。
戰爭持續三個月便連續失守兩個關口四座城池,導致邊關地區的百姓,流離失所,飽受苦難,民不聊生,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屆時,白家不過二十一歲年輕少將白常勝,帶領白家軍僅用半月時間,繞過群山,下潛三江,埋伏進敵軍主營,挾持敵方首領,才令北軍暫時撤退至第一個大關,收複了兩座城池。
因此白家少將被封為了大將軍。
元年十七年二月,經曆大戰數月後,在白常勝的帶領下,收複了所有失地,敵國雖敗退出境,但仍然未放棄爭鬥,白常勝便一直駐守在邊關。
從此,白家少將軍白常勝,一戰成名,名揚天下。
此後的十三年裏,在白家將軍白常勝的帶領下,南夏與鄰國明爭暗鬥,他不斷加強著邊關的防禦,夜以繼日的操練軍隊,才使得邊關逐步穩定。
在這十三年裏,白常勝帶領的軍隊從未有過敗績。
他足智多謀,英勇善戰,被世人稱為:‘不敗將軍’。
……
元年三十六年 秋
將軍府
靜亦軒內,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女,穿著淡青色衣裙,披著一件素青色的披風,優雅的坐在書桌旁,纖細的手指輕握著筆,在認真的寫著什麼。
秋日蒼涼的清風拂過她標致的麵龐,輕輕撥動著她的鬢發,頭上別著一根蘭花樣式的發簪,襯著少女好看的眉眼,好似蘭草一般清雅。
“小姐,該用午膳了。”一個穿著藍色裙襖,模樣不過十四五歲,身材嬌小,長相可愛的婢女,端著熱騰騰膳食走到少女旁邊。
“嗯,知道了。”少女輕聲應道,但手中的筆仍然沒有停下。
“小姐又在給大人寫信嗎?”婢女把膳食放到少女旁邊,看了眼少女筆下的書信問道。
“嗯。”少女淡淡的回應了一聲。
“小姐,先用膳吧!頃刻菜涼了便不好吃了。”婢女關切地說道。
“馬上就寫好了。”少女又回應道。
寫著寫著,少女恍惚像是想到了什麼,便停下了手中的筆,用那些許期待的目光看著身旁的婢女問道:“對了,有爹爹的信嗎?”
婢女看著少女那雙好看又明亮的雙眸,微微皺眉,搖頭說道:“沒有。”
聞言,少女期許的目光中閃過一抹失落,側目看了一眼窗外不剩幾片葉子的桃樹,隨後拿著筆又繼續寫著。
……
少女名為白亦,父親是威名遠揚的大將軍,母親是太傅的嫡長女,舅舅是尚書,姨母是深受聖上寵愛的皇貴妃,她一出生便身份尊貴,受到萬千寵愛。
可在白亦六歲時,母親便永遠的離開了她,由於父親是大將軍,長年都駐守在邊域,很少回來陪伴她,母親還在世時,他每年都回家小住一段,自從母親去世後,基本隔兩三年才回來一次,每次回來也呆不了多久就走了,一直以來,都是七嬤嬤照顧她長大,盡管白亦倍受寵愛,可缺失的東西依舊不能靠外物彌補。
白亦自小便體弱多病,白常勝便讓她從小開始習武,強身健體,白亦也對此頗有興趣。
雖然白亦是軍家出身,但琴棋書畫,詩賦詞曲,待人處事,也一樣不落學習的很好,原本有些嬌縱的心性,隨著她的成長,也消磨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