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黑風地火陣(1 / 2)

嚴青其實對於折家軍的曆史是有一些熟悉的,五代至北宋,我國黃河上遊地區民族矛盾尖銳複雜,政治態勢變幻無常。除漢族而外,契丹和西北諸族的鐵騎也在此一逞雄風;五代中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以及遼、北漢、北宋和西夏都曾經在這一地區建立過自己的統治。就在這風雲激蕩、狼煙四起的年代,折氏家族崛起於黃河以西,世世代代,“獨據府州,控扼西北,中國賴之!”可想而知,折家的地位。回顧折氏家族的曆史,有一句話可以概括就是“功在朝廷,名在四夷。”自宋紹興九年,上溯到唐末,折氏世守府州,達200餘年,曆九代之久。如再前推到唐初,則達500餘年,當十數代以上了。後人稱之“簪纓不替,其勳業彪炳史冊,舊絕千古”。雖褒楊之至,殆也無所過之。可以這麼說,折家對於國家的貢獻遠超楊家,可是世人隻知道楊家將,卻不知道有折家將,唯一記著的也就是楊家的折太君,其實卻是出身折家。

而且北宋曆朝皇帝個個小家子氣,對誰都不放心,對誰都猜疑有加,確是天威難測。這也出於宋太祖黃袍加身帶來的後顧影響。所以府州折氏能夠世襲知州,獨樹特例,說明折家將在北宋時期,是皇帝佬兒非常倚重的國之重寶。隻是好景不長,這麼一隻重要的精英部隊最後因為皇帝的猜忌,加上宦官的挑撥,最後就這麼一下子被當成了炮灰,雖然後來折家還留有後人,但是再也沒有出現一個像樣的將領,這也不得不說是時代的悲哀。

折秀英聽完嚴青的話道,“皇上要是體恤折家,就不會讓折家離開西北,遠赴南下了,這是明顯的借刀殺人,大宇,跟我走吧,如果你們留下的話隻怕到最後能活著的人沒有幾個!”

張大宇突然行了一個軍禮,“三妹,對不起,折家軍隻是戰死在沙場上的英魂,沒有不戰而逃的逃兵,如今將軍下落不明,我就是折家軍的領袖,我不能讓折家軍千古英明毀於一旦,我張大宇一天是折家軍的人,一輩子都是,就算死了也是折家軍的魂!”

折秀英眼圈一紅,嚴青幾人不由肅然起敬,嚴青帶頭和老牛幾人帶頭朝著張大宇行了個殿前司軍禮,花榮道,“我們接下來怎麼做?”

嚴青道,“我們需要連夜趕往杭州,蘇州的戰事已經結束了,相信用不了多久童太尉就會打到杭州,暫時我還是不跟他見麵的好,我擔心的是七七的安全,秀英,要不然你和花榮留下來尋找折將軍,我們先去杭州。”

花榮知道秀英擔心折可存,當下道,“這樣也好,隻是杭州那裏遠遠比蘇州危險,老大你還是要多小心。”

折秀英知道花榮想著她心裏一暖,道,“明天我們找一上午,下午我們就趕往杭州跟老大彙合!”

“好,既然如此,我們兵分兩路,。這一路上戰事不斷,大家都要小心,我們先去杭州,告辭了!”

“嚴都頭路上小心!”張大宇道。

花榮和折秀英道,“老大,多加小心!”

嚴青笑道,“放心吧,我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