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第二日童貫開始下令強行攻城,攻城的幾個將領都被關上的龐萬春點射射殺,然後埋伏在關前兩側的弓箭手紛紛射箭,童貫派出去的步兵損失慘重。
秦檜獻上計策道,“元帥,屬下有一計可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昱嶺關!”
童貫高興道,“快道來!”
當下秦檜道,“這昱嶺關最厲害的就是守將龐萬春的箭法,帶隊的將領都被他一人射殺,如今都沒人敢去攻城!”
童貫道,“我何嚐不知,如果花將軍在此,本帥也就不用這麼愁了,可是你看軍中誰能勝過此人。”
秦檜笑道,“想攻下昱嶺關,又何必非得殺掉此人,這樣,這樣,昱嶺關必破之!”
童貫大喜,“妙!妙!”
當下童貫命令幾隻小隊人馬不停的騷擾,昱嶺關裏畢竟隻有五千兵馬,連續幾天的強度作戰,有些不支。而且童貫聽了秦檜計策白天夜裏時不時派人騷擾,昱嶺關的士兵害怕被敵人偷襲,包括龐萬春在內,都沒法睡個好覺,漸漸的精神上體力上都有些人困馬乏,草木皆兵。連續三天的高強度支撐,在第四天淩晨三更時分,童貫發起了總攻,昱嶺關很快失守,龐萬春帶著妹子以及幾百人從關裏一條小路跑了出去往歙州而去。
童貫站在昱嶺關頭哈哈大笑道,“軍師,真是本帥的福星!”
秦檜笑著道,“不敢,都是元帥的功勞!”
童貫看了他一眼,心道,”此人不驕不躁,不搶功不貪功,將來必成一方人物。”不過目前來自己打仗還要多靠此人,站在關上童貫意氣風發,從沒有這樣的誌得意滿。
龐萬春兄妹帶人逃到了歙州,將昱嶺關失守的消息彙報給方垕,方垕是方臘的堂叔,聽後大怒,方垕身邊的尚書王寅頗有些才能,建議讓龐萬春兄妹見功贖罪,帶領一支五千人兵馬出城迎戰,龐萬春領命,不多時幾日,童貫的先鋒部隊已經到了歙州城外,帶隊的是童貫身邊的一員大將,名叫於振,此人頗有些武力,童貫命他帶著五萬人馬作為先鋒,龐萬春帶著五千兵馬出城迎戰,於振一看是龐萬春,也有些忌憚,有心想撤兵,又怕士兵士氣低落,再加上作為將領未打先跑,無由不是傷,當下硬著頭皮上陣,那龐萬春這次沒有使用弓箭,拿著一杆方天畫戟與於振打了十幾個回合,裝作不敵扭頭就走,於振大樂,原來這龐萬春隻有一手箭術讓人神鬼難測,手上功夫卻這般不堪,心中想著若是能夠擒下此人,自己在軍中那地位會水漲船高,當下追了上去,誰想龐萬春根本就是故意裝作不敵,回身就是一箭,那於振也是了得,早就防著龐萬春的箭法,看到龐萬春回身就知道這家夥要射箭,然後身體一側,一把將箭矢抄在手裏,然後叫道,“你這草寇,也不過這般本事.......”話還沒說完,就看到一箭砰的一聲射中自己腦門,原來那龐萬春射了兩隻連環箭,那於振抓住一支,卻沒防住第二支,頓時跌下馬去。
城牆上的方垕大喜,看到龐萬春勝出,急忙下令讓侍郎高玉又帶著五千人馬殺出城去,直殺的宋軍這隻先鋒隊人仰馬翻,五萬人馬死傷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