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改革後,天人們又開始關心起崇真答應他們的三件事來。
第一大事就是衛生間。
如今衛生間撤碩已經建好了,就建在昂凡家浴室的蟲洞旁,這樣,昂凡在天幕裏伸手就能夠到天幕外的淋浴頭和淋浴頭的開關。
無論是洗澡、衝水還是喝水,想要熱水還是冷水都有了,就是水質不見得很好。
衛生間建好後還遭遇了一些阻力。因為這衛生間不封閉,雖然昂凡把自家的馬桶蓋拆了過來遮擋味道。但每五天總有那麼三四段時間,京城百姓苦不堪言。
多位大臣朝會上請願要把天人撤碩搬走,崇真則會站出來,說道:
“諸位大臣知道為啥這炎炎夏日卻倍感涼爽嗎?”
大臣們隻會討好崇真,沒想到原因。
崇真解答道:
“這都多虧了昂天人家的空調!既然已然已經受了人家恩惠,就不要忘恩負義,嫌棄人家!”
第二件就是公路。
公路修建對於小人來說是個漫長的過程,崇真在安排各地的人修建南下的公路中。歐嘉明和陳靜則優先修京津公路。在這兩個天選打工人幫忙運人運土鋪路下,京津水泥路兩天就修好了。
修路時他們還通知了各地小人,公路西側是巨人的道路,看到巨人的身影一定要遠離。
第三件就是吃飯問題。
雖然崇真答應的非常爽朗,但沒過2天(小人世界十天)京城的糧倉就清空了。國家大災剛過去沒兩年,糧倉目前還沒滿,整個直隸省的餘糧隻夠他們三人吃四天。
辣椒什麼的根本不敢想,蛋白也嚴重不足。
為了解決吃飯問題,他們討論出了三個計劃。
第一個,是昂凡提出的“自給自足”計劃。
那就是每天用他們的便便當做肥料,打造華北“黑土地”,提高華北糧食產量。
這是陳靜最難接受的一個計劃。但是衛生間每天也需要清理,昂凡保證不讓陳靜來做,她也便同意了。這黑土地的選址就在京城下風下水方向。
第二個計劃則是陳靜提出的“自力更生”計劃,又名趕海計劃。
為了補充蛋白質,隻吃豬牛羊肯定是不夠的。而且古人都舍不得吃的東西,他們怎麼好意思霍霍?陳靜想起小紅書上流行的趕海,便想著去沿海自己捕“小魚”吃。
第三點,就是歐嘉明提出的“下鄉蹭飯”計劃。
說是下鄉,這個鄉指的是魚米之鄉,包括南直隸所在的江南地區、湖廣地區、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高產富饒、沒有受災的地區。這些地方的餘糧較多,距離京師較遠,受到現代的影響較小,而潛力很大。他們可以一邊蹭飯,一邊指揮當地的發展,加強與京師的聯係。
如今京津公路已經建好了,來自京城的大隻和小隻的人們,開始出發前往天津!
除了昂凡和陳靜外,崇真家的娃子和妃嬪和陳圓圓也來了。他們分別在陳靜和昂凡的手中,搭起了順風車。
京津之間一百多公裏的距離,對於天人來說也就是1千米。陳靜站在昂凡身後的陰影裏一邊防曬,一邊看著腳邊鬱鬱蔥蔥的大樹,感覺像是郊遊,心情甚好,忘記了外麵有無人機追殺她,自己是來避難的。
不一會兒,她先後看到了一些小村落,接著是一個小縣城。然後又是一個小集市和幾個小村落。就到了海邊。海邊有幾艘小帆船,很多小漁船,但是沒有大船。
沒有陳靜想象中的熱鬧。想想也是,天津城始建於明朝,興盛則是要到清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