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報陛下,柳生又壽郎我們已經查到是誰了。他是倭國知名劍士宮本武藏的弟子,自己也是一名出色的劍士。”
錦衣衛回複道。
“沒有更多消息了嗎?他跟倭國江戶的德川幕府有關係嗎?”崇真急切的問道。
“回陛下,暫未發現直接關係。沒有更多消息。”
“再探,再查!”崇真命令道。
崇真覺得,有必要直接跟江戶幕府對話一次了,隨即他便派內閣方嶽貢去鬆江,準備出使倭國。
這是因為,去江戶,最近最方便的地方,就是如今的富饒鬆江,未來的繁華上海!而自己人裏,對鬆江最熟悉的,就是昔日的鬆江知府方嶽貢!
方嶽貢坐著火車,兩天就到了鬆江。
透過這已經見怪不怪的透明琉璃車窗,看著一路上,綠意越來越濃,水網越來越密集。他想起當年騎馬趕路當差的回憶。
想起他建立的堅固的石塘,想起那波濤的江水,想起那洶湧的巨浪,想起那蒼藍的大海。
“咦,這江水怎麼是紅色的?”方嶽貢頓感不妙。
下了火車,他隨著迎接的官員,一起坐馬車,沿著紅色的長江行走。
看見紅色江水的盡頭,是一片赤紅的長江入海口。
方嶽貢越發覺得不妙,隨即四處看去,發現了岸邊滿是被砍的遍體鱗傷的大魚!
“方大人,你回來了?”路過的一個老漁民用吳語問道。
方嶽貢回頭一看,和老漁民笑了笑,隨後說道:
“是啊,吳老伯。這裏發生什麼事了?”
吳老伯無奈地回道:
“唉,是倭寇。他們這幾十年都沒來了。現在,又回來了!”
方嶽貢聽聞甚是吃驚。德川幕府上台後,實施了嚴格的禁海令,出海盜竊處以死刑,倭國國內安定,人民生活安穩,至少餓不死。最近一次倭寇來犯,已是二十多年前在福建。
如今倭寇又來,還能突破自己建的石塘。說明來的,是紅夷的那種堅固帆船!這背後一定有股強大的力量。
隨後問道:
“這倭寇走了嗎?”
吳老伯回道:“剛走,但可能還會回來。來來回回的,習慣了。”
“你們不害怕嗎?”方嶽貢看到吳老伯淡定的模樣,心生好奇。
“有什麼好怕的,這倭寇隻來捕魚,不殺人,不劫財的。我們都懶得報官府了。”
“請問老伯,他們殺的都是什麼魚。”
“這倭寇,口味挺挑的。他們不殺嫩滑的刀魚、鮰魚,隻殺這吃起來像獸肉的白鱀。”
隨後,吳老伯指了指長江入海口,說道:
“那裏就是白鱀最喜歡聚集的地方,我們叫它白鱀灣。可惜了,算是替人擋災了。”
隨即,吳老伯和他便告別,回家了。
方嶽貢覺得此事必有蹊蹺,便通過電話向崇真稟報。
“朕知道了,此事事關國本,不可小視。方愛卿,傳朕旨意,你不必去出使倭國了,配合鬆江的兵部全力圍剿倭寇!”
崇真回話道,心中暗想,白鱀,也就是白鰭豚,是返老還童藥的主要提供者,事關每年上百人才延續的,也事關天明教的推廣。而人才和天明教,事關天明的國本!
這幫倭寇竟然專殺白鰭豚,莫不是他們知道白鰭豚的巨大作用?
此事,必須通知天人!
隨後,崇真突然想起自己在《崇禎史記》看到的《近代亞洲傳》的故事,跟方嶽貢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