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年輕就是好啊(2 / 2)

那時候在國外,還有不少老外問他怎麼吃的這麼快,是不是中國人吃飯都這麼快。

沈時安一開始還解釋幾句,後麵就是連解釋都懶得解釋了。

隨他們怎麼想吧,反正就是不好吃。

但家裏做的這個就是不一樣,煎蛋微微流心但整體還是固體的,隻是蛋黃有點透明像是那種果凍一樣的,然後煎蛋上應該是還有點醬油。

這樣的簡單夾在麵包裏,能很好的調節麵包本來幹巴的口感和無趣的味道。

再加上這果醬也不是很甜,還有點微酸,以及脆嫩的生菜片子。

的確是要比他在國外吃的那些好吃多了。

除了這個火腿吃起來一般,火腿跟那個麵包片都一般。

吃起來是一種很正宗的感覺。

沈時安個人覺得,可能就是因為這兩東西吃著是最正宗的。

所以他才覺得一般。

他就是個標標準準的中國胃。

哪怕在國外吃了兩年多的洋飯,但這點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一家人邊吃邊吹吹風,看看風景聊聊自己最近的情況。

慢慢悠悠的也都吃飽了。

喻小理準備好的東西,基本上也都吃個七七八八了。

還剩點水果和甜品。

這些東西可以慢慢吃。

他們帶來的毯子多,而且每一張都很大。

吃累了或者困了

,還可以直接躺下睡一會兒。

喻小理是沒什麼困意,她已經很久不睡午覺了,沒有這個習慣了。

但是沈時函還小,還是要睡個午覺的。

畢竟還在長身體。

所以他吃飽了,自己就爬到另一張毯子上去了。

看著自己小兒子倒頭就睡的樣子,喻小理:“.......”

年輕就是好啊,腦子裏也沒什麼想法。

一困就能睡著,就算他們在這聊天,沈時函也沒一會兒就睡得四仰八叉的了。

喻小理看著自己小兒子憨厚的睡顏,臉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其實小時函是這三個孩子中,從小到大她操心最少的一個。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他們現在有足夠的能力和財力。

小時函長到大基本上都是阿姨在帶的。

雖然喻小理和沈知行也明白,也都會在小時函長大的童年中,留下自己的痕跡。

但是跟另外兩個大孩子,從小就跟在他們身邊同艱苦共患難比起來。

小時函算是沒有任何憂慮的長到這麼大的。

喻小理其實偶爾也會擔心。

擔心小兒子會不會因為和家裏人的接觸不夠,而內心裏產生什麼想法。

她讀過一些國外的書,有些科學家就是這麼說的。

說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是相當重要的。

如果父母沒有給到孩子們足夠的關心,那在這個長大的過程中,孩子們是有可能出現什麼偏差的。

所以喻小理和沈知行雖然有錢,也都挺忙。

但是也一定會

和小時函保持一定的交流頻率。

學校有什麼事情的話,兩人也一定會至少有個人會推了自己的事情,去學校處理小時函的事情。

他們這一輩子,不會再有第四個孩子了。

所以把這三個孩子教好,就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喻小理和沈知行都深諳這點。

沈知行看了眼睡得很香的小兒子,又拿了個毯子過來,把他露在外麵的小肚子給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