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
這是個秀麗的小村莊,四麵都是綿延起伏的山脈,山的顏色是分層次的——淺綠、深綠、墨綠、深藍、淡藍都有,山影有的清晰透明,有的模糊漂渺,長期被煙霧籠罩,時常引發人的遐想。每逢冬季和初春,最高的那座嶺上總是鋪著一層白雪,霎是好看。晚上,山頂時常會有星星點點的燈光閃爍,蘇彥望著這零星的燈光,實在是想不明白:住得這麼高,做什麼都不方便 ,這些山裏人為什麼不搬到山下來住呢?
晴天的早晨,走出蘇彥家的土房,就能看見東邊又大又紅的太陽 從山腳下跳出,陽光照射著山腳下一大片摘種著各種農作物的土地,也照射著學校的操場和分布在操場兩側的瓦房教室;傍晚,若是太陽天,打開家門,就能看見西山邊一大片一大片紅彤彤的鋪滿天空的晚霞,晚霞映紅了離家大概20 米距離的一片茶樹樹林和林子旁邊的公廁。這個廁所是我們這塊居民都要使用的,內部設置都是用木頭搭成,比較簡陋,但衛生總是保持得很不錯。雖然如此,靠近廁所時,還是能聞到臭氣。因此,我們都不喜歡到這片茶樹林玩。
土房的南邊約10米處,是一片小小的栗子樹樹林,樹林邊住的人可不一般,是蘇彥學校校長家。土房的北邊大概10 米處有一條寬寬的路,路的左側是蘇彥家的菜園,路的右側是別人家的菜園,園子裏一年四季長滿各色蔬菜,沿著這條寬寬的坡路大概下行20米,就走到一條田間小道,這是蘇彥很喜歡的一條小道。蘇彥不但喜歡小道兩邊伸手就可摘到的各色小野花,田裏青青的禾苗,金黃的稻穗,也喜歡散發著濃香的、招蜂引蝶的油菜花,密密麻麻鋪滿田間的紫雲英。就連割得隻剩稻茬的稻田,蘇彥都很喜歡。因為這時的稻田是幹幹的,在裏想怎麼走就怎麼走,想怎麼跑就怎麼跑,想怎麼跳就怎麼跳,如果願意的話,還可以拾些稻穗回家喂雞呢!蹲下身子,能看見路邊溝渠裏的各種小生物,不過,蘇彥隻對偶爾從石縫鑽出的小蝦和成群地遊來遊去的小蝌蚪感興趣,但她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把小蝌蚪撈出來裝進瓶子裏,她覺得小溝才是蝌蚪們最好的家。每到夏夜,田溝裏青蛙的呱呱聲一片,甚是好聽。總之,小道兩邊四季的景致都很迷人。
順著這條田間小道走約30米,是村裏唯一的一條小河。河道彎彎,河水清清,岸邊水草漂浮,淺水處的沙石清晰可現,時常可見成群的遊魚在水中嬉戲,洗衣服時,時不時可以看見大蝦從石頭縫裏鑽出來,但蝦子會夾人,蘇彥不敢捉,她也沒見誰捉到過它們。橫跨在河兩岸的木橋是蘇彥生活的農場與另一個村莊的分界線。在蘇彥的記憶中,這座木橋沒能搭建起居住在河兩岸的小家夥們的友誼。
蘇彥的家人都親切地稱她彥兒。一個出生在農村的女孩子,有這麼不俗的名字,全因她有一個在城裏工作的爸爸,爸爸是機關的幹部。書彥的大哥也在城裏的稅務局工作。書彥和二哥隨爺爺、奶奶和媽媽生活在這個有山有水有田的美麗農村。這可不隻是個安靜的小村子,這是個熱鬧的農場,農場聚集了不少來自多個城市的下放知青,書彥在這裏出生,一過就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