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4章 聖人聖舉(1 / 3)

陸炳失蹤多年之後,民間流傳陸炳乃是聖人,天龍臨凡帶著聖上升天成仙去了。而聖帝爺也是民間的稱呼,兩朝官方對陸炳統一稱謂為聖明武全皇帝,民間取其兩字稱為聖帝爺。

陸炳的餘威仍在,百姓也無時不刻不懷念當初那個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統一新國。雖然現在南北新國有兩個皇帝,也並未阻擋通行,但比起當年的新國已經盡顯疲憊,不似原來那般朝氣蓬勃了。陸炳在北京再度登基,並昭告天下宣稱王者歸來。而陸繹的南新國政權對此剛開始嗤之以鼻,宣稱這不過是北新國的計謀,乃是矯詔。但當他們看到陸炳以及那些依然忠誠於陸炳,從索木峰趕回來的藍族人的時候,他們就信了。

陸炳沒費吹灰之力開始收複政權,而陸繹這時候也對父親的到來信以為真,雖做了軍事防備卻依然是親身前往見到了陸炳。此時已經做慣了皇帝位置的陸繹內心是糾結的,民心向背皆是崇敬陸炳向往陸炳執政,自己一意孤行隻怕要與天下人背道而馳最終走向覆滅,要是強行不認更會與父親反目。不光這讓陸繹於心不忍,更有他存在內心對父親的尊敬甚至敬畏的作用。

但如此就交出軍政大權,再度變為一個權力受限的皇子,這讓陸繹卻又尤為不甘心。此時段清風從南美趕來,對陸炳的歸來表示慶賀,並承認陸炳政權的合法性。

陸繹萬念俱灰,攜伊賀清流以及自己的嬪妃還有許多願意追隨他的臣子前去南美,段清風無子,他依然希望陸繹能夠成他的繼承人。陸炳對陸繹雖然疼愛有加,視如己出,但對陸繹的治國並不認同,於是此事也沒阻攔,任由陸繹自己選擇。

於新國十九年末,新國再度大一統,皇位歸還到了陸炳手中。而陸炳則開始整頓派係之爭,提拔舊臣雖對派係之爭進行了批判,但並不秋後算賬,可謂是盡釋前嫌,同時依然采取唯才是用的選賢任能標準。重點整理南方被陸繹變了味的官場,自由之風重新在華夏大地燃起,百姓們無不奔走相告。

有時候治國不光要看能力和實力,還有個人魅力和運氣在其中起到了很重的成分。陸炳再短短一年之內,就把已經有些疲倦的新國弄得如同年輕人一樣重新煥發曾經的光彩。而隻做略微進步的科技也在這時候開始再次突飛猛進起來,在陸炳的帶領下,新國開始再度騰飛。

在新國的官場上恢複了曾經的秩序,有了陸繹統治的對比,不論是官員還是百姓才感受到陸炳的偉大和仁慈,便更加珍惜這上天賜予的聖人帝王。雖然這種感恩可能會隨著時間而衝淡甚至流逝,十幾年後人們就會忘卻,但這就是這十幾年的擁護和感激也可能是許多帝王窮極一生也換不來的成就。

崔淩被封為英國公,世襲罔替,用來報答崔英的救命之恩。同時,陸炳為崔英和夢雪晴修建了超過皇家規格的墓穴,連陸炳自己都沒有提前大肆修建的皇陵在兩人身上得到了體現。

藍族人在陸炳失蹤後收拾好行囊包裹回到了索木峰的天洞之上,陸炳重回大權之後依然讓他們回到了故土,因為隻有那裏才屬於真正的藍族人。這群忠誠純潔的勇士不該為皇家效力,他們該回到那個世外桃源般的故土,在那裏他們才會有真正的自由和超脫。

新國二十三年,陸炳的身體已現老態,整日的操勞令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大一些,也多虧有了那幾年封閉年齡停滯不前的救命之舉,否則現如今的老態隻怕更要提早到來。如今的陸炳已經六十的高齡,這對於一代帝王的曆史來說,實在屬於長壽了。家天下家天下,一人掌管天下,作為明主更是要操心天下,一日帝王青絲盡白,更何況陸炳這個是天下為己任關乎天下蒼生之人呢?鞠躬盡瘁,嘔心瀝血這些詞來形容陸炳並不過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陸炳自然不會因為什麼旁人所稱的聖人而真的以為自己是個可以長生不老的聖人。他明白人算不如天算,縱然自己算到了一切,可還是陰差陽錯發生了改變,必須要有個可以相對穩定長治久安的製度才能讓新國千秋萬代下去。而留給陸炳的時間不多了,他要與時間賽跑,要與自己的生命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