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苦修(四)(2 / 2)

也明白兩儀、太極、無極三者的之間的關聯。

太極拳法,並非是指所見單純的太極拳套路,而是由兩儀、太極、無極、三種不同層次的拳術、功法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內,由動至靜,從初級到高級,動靜結合,內外兼修完整的修練功法。

而這才是真正的《三豐神功》!

白靜遠沉迷於在張無極的講道之中,甚至在其講完離去之後,他還在魂遊天外,不斷感悟著這片天地的一絲道蘊生機。

“好舒服啊!這就是脫離天地束縛的感覺嗎?”

白靜遠進入了無邊的虛空之中,遨遊在諸天星鬥之內,這份讓人徹底脫離天地禁錮的感覺,太過於爽快,以至於他都不想返回。

但是隨著一聲嘹亮的雞鳴聲響起,一輪大日躍入虛空,照亮整片星鬥。

白靜遠被日光所照,眉眼眯縫,頓覺神識刺痛。

一名手持拂塵、身穿黑白二色道袍、背負長劍、發須皆白的老頭從大日裏走來,笑盈盈的看著他。

“小友,你可看好。”

老人家一甩拂塵,虛靈頂頸,含胸撥背,沉肩墜肘,舌頂上齶,腳步跨出。

一個太極起勢擺出,隨之抱球勢、單推勢、探勢、托勢、撲勢、擔勢、分勢、雲勢、化勢、雙推勢、下勢、收勢。

一輪太極十三勢被老人家輕鬆寫意的打出,絲毫不見任何氣喘。

還未來得及在細細觀察一遍,老人家拳勢一變,竟然從太極拳的慢練,改成了快練。

所謂慢練,要求虛靈頂勁,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氣沉丹田,鼓蕩開合,運勁如抽絲,邁步如貓行,動作柔緩似行雲流水等。

它主要以養氣、練意、正形體為主。

待練到體正(拳架標準,動作熟練)氣足(內氣充盈)後,才能進入快練。

快練時拳架不變,主要是鍛煉太極拳的八種技法的發力,練習時要做到快慢相間,剛柔相濟,慢時如抽絲,快時似閃電,靜時如山嶽,動時如脫兔,蓄勁如開弓,發勁似放箭。

拳法充分體現了什麼叫做動靜結合。

而此時這位老人家竟然將太極拳越打越快,好似雷霆降臨,帶著一絲凶猛霸道,和無敵之態。

白靜遠屏氣凝神,愈發感覺這拳法和自己的本門太極有異曲同工之妙。

時間緩慢流逝,白靜遠不斷觀賞著老人家的打拳,直到對方突然收招,一下子,整個空間,似乎從熱烈到寂靜,隻用了一秒。

動靜轉換之猛烈、巧妙,都讓他不禁讚歎出聲。

可惜老人家一點沒給他反饋,直接一抖肩,背後長劍出鞘,握在手上,太極劍法,展開!

。。。。。。

在石林的日子裏,白靜遠陷入一種辟穀的狀態,一滴水、一顆糧食都沒食用過。

就是坐在那裏閉目沉思吐納,似乎除了身體,精神已經飛升到了另一個世界裏。

白靜遠的修行日子,就在時間中緩緩流逝,他如同一個饑渴的海綿,不斷吸收著屬於這個世界的修行之道。

熔鑄自身、完善自身,構築一個極其牢固的道基。

隻不過,隨著他的吸收和修煉陷入瓶頸之後,這樣的苦修也走到了盡頭。

一日,白靜遠睜開雙眼,一道精光閃過,他緩緩動了下身子,一陣劈裏啪啦的爆鳴聲響徹石林。

從石頭上一躍而下,白靜遠臉上帶著從容無比和自信的笑容。

他找到了自己的道,並且鑄成了最完美的道基,當然這個最完美是對於他自己的情況來說的。

抻了一下腰,白靜遠左右觀察一番石林,然後麵向巨石,雙膝跪地,行叩拜大禮。

“多謝真人傳道授業解惑!”

白靜遠連磕三下,以示尊敬和感謝之意。

然後一揮袖袍,大步流星的離開石林,往來路的方向走去,漸行漸遠,身影開始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