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因其獨特的位置,在曆史上一直占據著一個重要的地位,揚州的繁華、富饒名揚天下,美景、美食、美人相得益彰,為曆朝曆代的文人雅士所鍾愛,在揚州的曆史上,不知多少文人雅士留下足跡與墨寶、也不知多少才子佳人在這裏留下千古傳誦的佳話
瘦西湖的美景、揚州瘦馬還有誘人的美食一直在陸皓山的腦中纏繞,陸皓山決定,在天下進入真正的亂世之前,好好感受一下揚州的繁華,無論如何,這樣才不算白來這世上一趟
在誘騙李向財出來時特意暗示他打點,就是為了籌集盤纏,幸好,這個李向財沒讓自己失望,趕巴巴給自己送來一大筆橫財,細心的劉金柱又在李向財和那兩名手下身上摸索了一番,搜出一個祖母綠戒指、兩塊上品的玉佩還有十多兩碎銀
作為方圓百裏首屈一指的大富翁,李向財身上的東西都不普通的貨色,那戒指和玉佩加起來少說也值五百兩,又是一筆橫財,把劉金柱樂得直哼哼
兩人商議了一下,清理了現場的血跡,連夜把屍體、馬車扔下一處懸崖,這樣一來官府就是立案也得一段時間,而陸皓山和劉金柱就有足夠的時間從容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當然,馬匹留下,這年頭,沒有火車飛機,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陸皓山可不想徒步走到揚州,從永州府到揚州府,有千裏之遙呢
陸皓山從祁陽縣弄了一匹馬,而李向財的馬車也有一匹,兩人正好一人一匹
“山哥,那李向財是大人物,他兒子是縣官,就是京城也有關係,隻怕這樣一來,他們很快就能查到是我們所為,我們去揚州,又沒有路引,隻怕,隻怕逃不掉”處理完屍體,劉金柱擦了一把汗,有些擔心地說
大明疏律規定,凡離原籍超過百裏者,需要到官府報備,取得路引,這才能一路通行,兩人犯了命案,就是取得路引,劉金柱擔心隻要通輯令一下,兩人就無所遁形
陸皓山一臉淡定地說:“跟著我,還擔心什麼路引?放心,一切有我,早就準備好了”
“看我這榆木腦袋”劉金柱一拍腦袋,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有山哥在,還愁什麼路引呢”說完,又有些興奮地自言自語道:“太好了,我劉金柱長這麼大,還沒離開過永州府,更別說去揚州那麼繁華的地方,山哥,以後我就跟定你了,若有異心,天打五雷轟”
在興奮之餘,劉金柱馬上對陸皓山表忠心
短短幾天時間,陸皓山就徹底把劉金柱折服了,從模仿縣老爺的筆跡、私刻他的印章、再從謀取一名捕快的全副裝束、馬匹等,最後極為巧妙地把李向財從牆高宅深的大宅裏誘騙出來,還讓他攜帶了大筆的錢財,輕易而舉地把他殺死,報仇雪恨,整個過程環環相扣,做得滴水不漏,一開始劉金柱還以為兩人要衝到竹山村放火殺人呢
就是武候再生,估計也就這水平,陸皓山那手出神入化的模仿技藝、滴水不漏的算計讓劉金柱驚為天人,本來他想問陸皓山為什麼懂這麼多,不過陸皓山事前說過:什麼也不要問,什麼也不要說,這才把自己疑問壓在心底
有些東西,知道越少就越安全
陸皓山拍拍他肩膀,然後從馬上把事前準備好的布包拿下來,扔了一套衣服給劉金柱說:“來,穿上,把身上這身帶血的衣裳扔了”
殺人後,兩人一身是血,估計走上官路被人一看到,就是普通百姓看到也扭送到官府,可不能大意,劉金柱接過衣服,一看是一套下人的粗布衣服,嶄新的,穿起後感覺整個人的氣息都變了,這是劉金柱長這麼大,第一次穿新衣服,心裏美極了,穿戴完畢扭頭一看,眼前一亮,在火光下,隻見陸皓山已換了一身讀書人的打扮:頭戴方巾,腳踏方頭鞋,身穿一套藍色的襴衫,手執一把紙扇,再配上臉上那淡淡的笑容,好一個翩翩少年郎
“山哥,你這一身打扮,真像一個舉人老爺”劉金柱有些羨慕地說
“現在,你不要說我像,你要從心裏確信,我就是舉人,一個到處遊曆的舉人,而你就是書僮”陸皓山一邊說,一邊翻身上馬,一臉認真地說:“來,金柱,我要告訴你一些注意事項”
“是,山哥”
.......
八月中旬,正是三伏天,驕陽似火,好像要把大地烤著一般,樹葉好像都被曬蔫了一樣,蔫蔫的,沒什麼朝氣,路邊的水溝因為缺水,隱有一種發臭的味道,置身其中猶如身處蒸籠一般,讓人感到莫名的煩躁,而名聞天下的揚州城,城內城外,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城門外,不少難民或是倚在城牆處,或是在旁邊的村林裏搭個窩棚棲身,他們衣衫破爛、麵帶饑色,用一雙雙空洞而無神地看著城門,而城門內,則是紙迷金醉,極盡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