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失地盡收(2 / 2)

雖說這五十萬多是烏合之眾,但是也給左良玉極大的信心,得知弘光帝朱由崧招撫四川總督陸皓山後,他馬上出兵新野,在他看來,陸皓山還是需要臉麵,無論如何都得和南明扯皮,無論怎麼樣,剛剛大戰完的川兵也要顧忌南明的百萬大軍。

打狗還得看主人,雖說支持東林黨的左良玉與閹黨把持朝政的弘光政權並不對眼,但並不能否認左良玉是南明的一員重要戰將,南寧候是弘光帝朱由崧親自下旨封賞的,再說隻是攻下一個小小的新野,川軍是不會與自己為難的。

可是他低估了陸皓山的決心和霸氣,一下子就派能征善戰的李定國和張銳直奔襄陽,報複的同時還截斷他的退路。

左良玉把新野作為一個測試點,殊不知,陸皓山也把他當成一個榜樣,殺雞儆候的“雞”的榜樣,用陸皓山的話來說:哪個敢動老子盆裏的食,就把他的狗爪子剁下來。

李定國和張銳各率二萬精銳。起早趕黑直撲襄陽,襄陽是武昌的北翼,也是左良玉向北擴充地盤的橋頭堡,不僅在襄陽駐了重兵,還加築城防,大量貯藏糧草,把襄陽打造得固若金湯,兵多糧足,那負責守城的大將張應元非常強硬,拒絕投降。

不投降也好。不然把刀得那麼鋒利沒用武之地,李定國馬上拿出大炮對襄陽城狂轟濫炸,一連炸了三天,硬是沒法攻破襄陽城。

原因有二個,一是襄陽自古是就大城,當年還抗過蒙古入侵,而左良玉也不惜工本加固,二來為了加快行軍速度,李定國和張銳所攜帶的隻是小口徑火炮。操作輕便,不過攻城效果就欠佳了,而張應元也派人嚴防死守。

戰事一下子陷入膠著狀態。

李定國智勇雙全,很快就想出辦法。表麵的用火炮和火銃壓製守城的將士,佯作功勢,暗裏地派人挖地道,用了三天時間挖到到城牆。然後往下麵堆放**,半夜一聲巨響,襄陽南門的一段大約六丈的城牆轟然倒塌。早就準備好的川軍瘋狂進攻,一路用手榴彈開路,進城然後尋找製高點,找到製高點後就開始對守城的左軍進行一一射殺。

火銃聲、喊殺聲、慘叫聲持繼了一整夜,到天亮時,四麵寫著李字的帥旗在襄陽城四個牆樓上迎風飄揚。

經過浴血奮戰,李定國一舉拿下襄陽重鎮,而張銳也並沒有讓人失路,在途中伏擊並全殲由新野撤回的部將呂天器和他所率領的五千精銳。

清息傳開,引起轟動,駐守在武昌城左良玉暴跳如雷,那呂大器和張應元都是他的心腹愛將,沒想到一日就在四川手裏折損二將,一邊調兵遣將一邊派人上報弘光帝朱由崧,要求朱由崧向陸皓山問責。

左良玉平日從不把弘光帝放在眼內,馬士英等人推舉朱由崧為帝時左良玉是堅持不承認的,後來在幾個熟悉南明高官勸說下才勉強承認,現在一下子轉變態度,可惜抱錯了腿。

南明四鎮的將領都看不慣左良玉,把持朝廷的馬士英、黃得功、高傑等人也視他為異類,再加上一早就投靠四川的陳洪範在上竄下跳,不敢得罪四川的弘光朝廷一隻眼開一隻眼閉,任由李定國和張銳包圍武昌。

左良玉麾下將士雖多,可是絕大部分都是隻能欺負平民百姓的烏合之眾,原來左良玉手下本來也有一支悍軍,和李自軍在血戰朱仙鎮時幾乎傷亡殆盡,人數是多,可是連滿清的漢八旗還不如,川軍清一色戰馬、新式火銃、手榴彈,那些烏合之眾一觸即潰,後麵簡直就是望風而逃,川軍連戰皆捷,不到一個月時間,硬生生打跨擊落潰左良玉五十萬大軍,活捉包括左良玉父子在內的十餘名高層。

消息傳到南明,朝堂上君臣臉色盡失,相覷無言。

有人提議出兵,可是以主和派為首的史可法等人卻因保守連連拒絕,一味以固守為上策,不斷派遣使者找陸皓山議和,可是讓一眾大臣無語地說,除了封號,其它好處一概收下,然後怎麼也不肯鬆口。

就在南明猶豫之際,僅僅隻用了半年時間,川軍已經徹底收複黃河以北的所有土地,而滿清八旗也徹底退出中原,在豪格等人拚命護送下,跟著入關的旗三十萬人旗人僅僅逃脫不足三分之一,陸皓山也沒空追殺,隻是公示那殺清令依然有效。

這道殺清令,就是滿清八旗揮之不去的詛咒。

經過半年的征服和消化,陸皓山終於把目光瞄準了黃河以南那片肥沃野而富饒的土地。(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