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實在很忙,這邊出差又沒有網絡,很多地圖資料沒有,不好寫,實在對不住了,過兩天就會正常,實在對不起拜謝各位)
經過了八十天的旅程,李佐國的隊伍已經離長安隻有十裏不到了,經過了上次涼州比武之後,看到了李佐國威風的唐軍又將自己看到的說給同袍聽,之後所有的疏勒唐軍對李佐國這個不但勇猛無敵而且在自己手下被打傷之後立即將打傷人的賀鈞擊成同樣的傷勢,連太子在座也一樣,這樣愛護自己手下將兵的作為很是讓這些軍人感動,他們士氣高昂,在以後的路上令行禁止
這一路的行程雖然辛苦,但是終於走到了終點,所有的兵將心裏有輕鬆了,很多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有來過長安,這個大唐的首都,亞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離長安二十裏就有一個衛城了,這裏駐紮著拱衛長安的四軍一共八萬人的其中兩萬人,外來的軍隊沒有特別準許是不能進入長安的,李佐國在這裏留下了手裏的三千軍隊,帶上了剩下的一千人護送段天和等一行人望長安出發,留下的也沒什麼不滿意的,因為李家在長安有產業,李虎過來在長安的西市邊上買了兩個府邸,打通之後建起了一個巨大的李府,裏麵足夠容納這次跟隨李佐國過去的一千人,剩下的三千人采用輪換的方式都可以到長安遊玩
遠遠的看見在長安城西麵的金光門有十幾個官員正在等待迎接段天和一行人,段天和在路上就跟李佐國說清楚了,因為這次李佐國押解戰利品連帶各國質子一起前來,所以牽扯到的部門有幾個,首先是李佐國為宣威將軍,代父進長安叩見皇帝,出麵的應該是兵部,然後牽扯到質子要見皇上就要教導麵見禮儀一事,這裏是鴻臚寺的事情,然後就是海量的財富有兩個部門前來,一個是戶部一個是內宮派來的宦官,這是一個公一個私,就是幫助公家和皇帝一起看住這筆財富,等待商議之後再決定歸屬
唐代實行的是三省六部製度,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這站在路邊的十幾個官員就是這幾個部門分別派來的人了,段天和下車之後和他們交談幾句就將李佐國介紹給他們,李佐國就將人和物一一交接,人交給鴻臚寺,物交給戶部和內宮的來人,一百多輛大車的財物交割了之後李佐國得到了一個收條,李佐國安排李護等將護送人和物到指定的位置之後吩咐他們自己回到李府
兵部的人隻是來通知李佐國一聲明日要到兵部去報到,就轉身走了,兵部來的隻是一個書吏,李佐國這樣的外來將軍是要在兵部備案,李佐國的品級不高,派個書吏過來也足夠了,在長安很多勳貴子弟都有世襲的爵位和官位,李佐國一個四品的武官在長安不說是多如牛毛也可以說是車載鬥量了
段天和馬上帶著李佐國前往李林甫的中書省,李林甫時任中書令,正是權力頂峰之時,不過李佐國卻知道李林甫已經活不過今年了,史書記載李林甫死於753年,正是今年,李佐國也不過是利用李林甫能夠讓自己的父親李嗣業能夠登上節度使的寶座而已,西域安西四鎮是四戰之地,沒有中樞的支持是很難對抗西域所有胡國的,何況還有兩個龐然大物,一個是大食一個是吐蕃
走進金光門就是長安的西大街,充滿盛唐風格的建築列於道路兩邊,地上鋪的是青石板,道路筆直,一眼可以看出很遠,顯得城市規劃十分的好,長安總共有十二道城門,設十二城衛所,每所八百士兵,又設左右金吾衛,每衛兩千金吾衛,共計一萬五千人為長安的基本防禦力量,加上八萬長安守軍,構成了整個長安的防衛力量
金光門是西麵的主門,城門高達三丈三尺,就是十米的高度,城牆高達十五米,城牆分為三層,最外麵一層厚一丈,每層依次減兩尺,中間是能夠並排行走三人的通道,城牆上麵靠近牆頂有無數個方形開口,這是可以傾倒金汁的孔洞,每隔三個城垛設有一個巨大木架,擺成斜坡的形象,這是放滾木擂石的將軍架,整個長安可謂固若金湯
李佐國進城時看見這雄偉的城防,要是真正要死守長安隻要用八萬人,哪怕五十萬人要攻下都是不可能的,在這樣的雄城之下也得望城興歎,但是在安史之亂中因為皇帝的出逃,長安不戰而陷落,遭受了安祿山大軍的蹂躪,長安富戶幾乎被一搶而空,安祿山在撤出長安時下令洗城劫掠,給長安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此時長安正是下午,街道上人潮湧湧,從漢代就有正道隻說,也就是城市特別是京城的主幹道的中間是不許平民百姓行走的,隻有官員能夠行走,進城的時候段天和已經換上了馬匹,此時和李佐國並肩騎行,一邊和李佐國介紹左右兩邊的有名建築,一邊吩咐李佐國等下見到李林甫要注重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