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些大食騎兵衝出樹林才跑出約一百米左右的時候,後麵的稀疏的樹林似乎一下變暗了,隨後關上的大食人就看見黑衣黑甲的騎兵如同洪水一般往樹林中湧了出來,數量之多仿佛無窮無盡一般,這些騎兵身上沒有明顯的標誌,不過裏麵總是有一些騎兵背上背著一杆小旗,這是唐軍特有的認軍旗,這些背旗的都是唐軍的各級低級武官,其中旅帥為白旗,可綴名,就是寫自己的性在旗上,火長為黑旗,無特殊標記,就是一杆黑色的三角旗,而校尉的認軍旗為大紅色。
衝出樹林的前排唐軍手中都拿著一把角弩,這些唐軍都左手握住韁繩,同時左手加起屈肘架住右手的角弩瞄準前方亡命奔逃的大食斥候,現在前麵已經是一片開闊,大食騎兵的身影清清楚楚,唐軍騎兵按下了角弩的發射扳機。
一排弩箭立時帶著風聲撲向正在亡命奔逃的大食騎兵,三四十個大食騎兵卻有兩百多隻弩箭對準他們射擊,一百米的距離正是唐軍弩箭射擊威力最大的地方,而且這樣的距離也是命中率相當高的,差不多五支弩箭伺候一個大食騎兵,當然賬不是這樣算的,弩箭轉瞬即到,血光迸現之中人仰馬翻慘叫連聲,前麵奔逃的大食騎兵頓時被射下馬一大半。
二十多名大食騎兵頓時掉落馬下,雖然這些大食騎兵都配有大食傳統的圓盾,也盡量縮著身體躲在圓盾之後,但唐軍不但射人,連馬也一起射,斥候的戰馬基本不配馬甲的,弩箭的穿透性非常出色,密度也夠了,這樣戰馬一倒地馬上的戰士也隨之落地。
二十多人中隻有七八個直接倒地之後就沒有了聲息,有三人被倒下的戰馬壓住,也是隻有慘叫的分,明顯是腿壓斷了,有十餘人身手靈活馬術高超,居然落地無傷,他們紛紛拔出隨身的武器轉身迎向衝來的唐軍騎兵,想給自己的戰友贏取一點逃跑的時間。
“勇氣可嘉,但是愚蠢。”這聲評價是剛剛踏出林外的李護說的,他看見了戰馬倒地之後站起迎敵的大食騎兵了,不過整個天地都充斥著戰馬奔騰的蹄聲,李護這句話就成了自言自語。
唐軍騎兵如同山崩一般壓了過去,在那十多個大食騎兵的正麵的唐軍收起手中的角弩,反手拔出了騎槊,毫不停留的直衝過來,隻是用騎槊的長度往前麵一架,這十幾人的抵抗就像海潮漫過礁石一般被淹沒了,唐軍騎兵根本不用跟這些失去戰馬的大食人搏殺,隻要用騎槊一頂,然後縱馬踏過,無數戰馬的鐵蹄就將這些人踏為肉泥,唐軍騎兵的隊形中間的間隔不到一米,就如同一堵牆一般,大食人的抵抗就破滅了。
關牆上的大食守軍都激動起來,有幾個將領不由的大喊:“快點啊快點。”
唐軍的角弩又架起了,這時雙方的馬力都有所下降,大食剩下的人隻有十一騎,有兩騎的戰馬股上帶著弩箭,已經落在後麵,但是他們距離關牆上弓箭的射程已經不遠了,就要進入安全地帶,隻要衝過去就有活路了,關牆上的大食長弓手已經架起了弓箭,隻要唐軍騎兵進入射程就會發射弓箭來接應自己的騎兵,但是唐軍的第二波弩箭又發射了。
這一次沒有幸免的大食騎兵,目標太明顯了,又是飽和攻擊,十一騎全部被射下馬來,這次因為目標少,隻有五個大食騎兵落地後還能站起,他們有三人身上還帶著弩箭,兩人沒有受傷,站起身就往自己關城用雙腳奔跑,這是一種強烈的求生**。
冷酷的弩箭再次發射,關牆上有一隊弓箭手的軍官直接命令弓箭兵射出了箭隻,但是距離太遠,箭隻距離最後一個被唐軍射倒的騎兵還差一段,隨著最後一個大食斥候騎兵身中數箭撲倒在地,唐軍騎兵停止了前進,關上關下一片肅靜。
艾卜。穆斯林歎口氣說道:“關上關門,一麵唐軍搶關,拉起吊橋。”
吊橋緩緩拉起,關門也關上了,安齊斯關正對唐軍有兩道大門,吊橋一拉上就緊緊的貼住關門外,成為了一道新的大門,唐軍的戰馬微微喘息著,在大食弓箭手落下的弓箭前麵一點停止了。
一萬唐軍騎兵列成了兩個橫向寬度極寬的陣形,猶如一道黑色的布帶橫在安齊斯關前,李護催馬上前,他和阿蘇魯較勁,基本上是以最快的速度肅清大路邊的一切抵抗,最先到達了安齊斯關,李護抬頭看了看安齊斯關,也看見了關牆上嚴陣以待的大食士兵。
李護笑了笑,呸的一聲吐了一口唾沫:“緊趕慢趕,還是我最先到,不過關上有了防備了啊?騎兵又不能攻城,不過可以給他們點厲害看看。”
李護看了一眼死在地上的大食騎兵,眼光中帶著可惜,李護可不是心疼這幾個大食人,他是心疼這些阿拉伯戰馬,此時所有的戰馬除了還有兩匹在地上掙紮,其餘的已經斷氣了,本來就因為狂奔加上放血透支了體力,加上唐軍的弩箭,這些馬最多隻能做肉食了,那兩匹沒死的戰馬也快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