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烏蘭會戰(下中)
密集的箭雨一刻也沒有停留的下著,不是有安西軍士兵被射中倒地,但是這些人是少數,很多都隻是受傷,直接死亡的沒有幾個,這對於三萬人來說完全是微不足道的,無數個木製的板橋搭在了溝壑之上,遠處的發石機已經停止了發射,發石機的精度畢竟還是有限,士兵接近了城牆的時候就不能發射了,以免誤傷
後麵的輔兵士兵抬著雲梯,將雲梯高高的舉過頭頂,迅的通過三道唐軍挖的溝壑,靠近城牆之後奮力的將雲梯靠上城牆,然後牢牢的按住,隨後跟上的刀盾兵沒有一絲停頓的衝上雲梯就往城牆上攀爬
城上的唐軍立時將火盆擂石金汁一類守城物品雨點一般的向城下傾倒,城下頓時慘叫一片,城下安西軍損傷的人數一下就過了弩箭射擊時傷亡的總人數,一片焦糊的味道升起,那是被金汁和滾油燙死燙傷的安西軍士兵身上皮肉的味道,聞來令人作嘔,被燙瞎了雙眼的安西軍士兵瘋狂的大叫著亂跑,很多都跌進了城外的深溝中,一安西軍居然沒有衝上城頭的機會
站在城外弩箭射程外的郭北全身貫甲,左手持一麵巨大的盾牌,右手拿的不是橫刀,卻是一把鋼槍,看到攻城進攻受挫,麵不改色用右手鋼槍往前一招,他身後是兩千手持巨爵弩的弩兵,立時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城下逼去
弩兵已經進入了城上弩箭的射程,郭北要是在原地弩箭射擊的話因為是仰射,所以壓製的效果不會明顯,就要抵近了對城上進行精準射擊,這樣才能有效的掩護城下的攻擊部隊上城,不然這樣堆積在城下就隻有加大傷亡
城上的弓弩兵也注意到了接近的安西弩兵,射下的弩箭往弩兵這邊延伸了,安西弩兵帶著帽簷寬大的鐵質頭盔,巨大的巨爵弩,從頭頂上射下的箭隻要將頭微微一低就能夠用鐵盔擋住,胸前的板甲式樣的胸甲放箭能力也是出色,接近城牆幾乎沒有傷亡,當抵近了最外圍的一道溝壑時,所有的弩兵停了下來,這時城牆上忙碌的唐軍戰士的形象已經非常清楚了
郭北一聲令下,安西弩兵開始對城上的唐軍進行精確的弩箭壓製,一名唐軍士兵剛剛端起一盆滾油要往城下傾倒,突然一個後仰倒地,手中的滾油全部潑在了的身上,發出一陣“哧哧”的聲音,一陣肉香飄起,但是這名唐兵毫無反應,兩邊的戰友定睛一看,原來一隻弩箭從這名唐軍的左眼射了進去,巨大的力量使弩箭從他的後腦穿出,連頭盔都被穿了一個洞,可見力量之大,這名唐兵在被射中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生命,所以滾油潑了一身也沒有反應
唐軍城牆上麵頓時慘叫連聲,探出身子去攻擊城下安西士兵的唐軍遭到了弩箭攢射,立馬損失慘重,安西軍的巨爵弩在這樣的距離上哪怕是身穿重甲也是會被洞穿,城上的抵抗一被壓製,城下的安西軍刀盾兵頓時壓力一輕,順著雲梯就爬了上去
一兩裏的城牆上麵全是往上攀爬的安西軍刀盾兵,當第一個刀盾兵爬上了城牆開始與唐軍肉搏之時,站在遠處觀看的安西軍士兵們都忍不住歡呼一聲,上城的安西士兵越來越多,似乎郭北這一次試探進攻就能夠拿下城頭
李佐國在遠處的台到這個情況也不由有點愕,唐軍的城防就這點力量?但是作為主將李佐國還是要做好準備的,馬上下令營中再出三萬步軍,三萬輔兵,準備進攻,要是能夠在城頭站住腳,李佐國不介意用一次攻擊拿下城牆
郭子儀看著已經攻上城頭的安西刀盾兵,臉色難看無比,烏蘭雖然不是大城,但是城防在郭子儀看來還是不,沒有想到安西軍精銳的程度如此之高,兵甲犀利士氣高昂,隻用了一次攻擊就衝上了城頭,很多衝上城頭的刀盾兵郭子儀看出來並不是中土人氏,深目高鼻身材高大,城上的唐軍士兵抵擋起來十分吃虧
烏蘭的城牆上麵比較狹窄,站三排人就會覺得有點施展不開,郭子儀看這個情況無奈的歎口氣,命令道擂鼓發信,讓神擂兵上牆,刀盾兵隨後,將安西軍趕下城牆,弓弩兵不要停止,全部下城牆,往城牆外拋射”
城內靠城牆的軍營出來無數的身穿鎧甲的甲士,手中拿的都是比較沉重的兵器,像是鐵棍啊,長杆銅錘等等不足而一,這是郭子儀手下的精銳帳兵,總數隻有一萬人的神擂兵,專門用重兵器對付刀盾兵的,他們身後則是成片的刀盾兵
烏蘭城內無數的木製的架子搭成簡易的樓梯,能夠讓城下的士兵迅上城,形成一條條向城牆上輸送兵力的通道,神擂兵就順著這些通道氣勢洶洶的往城牆上衝去,而原來城上的士兵開始順著撤離的通道往城下走,兩邊相互都沒有影響,城上也有一部分刀盾兵和長槍兵,已經和登城的安西刀盾兵戰在了一起
郭子儀深知真正擺開陣勢在野外與李佐國決戰絕對是不智之舉,且不說李佐國的安西軍本來就戰鬥力強橫,騎兵是精銳,就算是能夠獲勝手中的唐軍士兵估計也要損失慘重,所以郭子儀的計劃就是用人數上的優勢來消耗安西軍,但是安西軍第一次攻城顯示出來的士氣,武器鎧甲的精良程度,發石機的威力,甚至是弩箭都占了上風,還沒有在城牆下消耗太多安西士兵就被攻上了城頭,郭子儀已經感到這場戰鬥絕對不容易了